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五章 杀猪匠的梦想 (第1/2页)
第六十五章杀猪匠的梦想 在何进给汉灵帝汇报新年军事计划之前。 汉灵帝早就认为蹇硕壮健而有武略,特别亲信他任用他,计划新年拜这个太监为元帅,督率司隶校尉以下,大将军何进也归太监蹇硕领导。 何进这一番新年大阅兵的提议,何尝不是逐了灵帝的心愿。 即将到来的新年,种种大举动的背后,何尝不是皇家无情的立储风波--前奏。 灵帝在心中,还是想立“刘协“为帝,为了制衡日渐权势熏天的何进这刘辩直系,汉灵帝一边捧着他,让他举行全国阅兵仪式,一边设置了西园八校尉分何进的兵权,这西园八校尉可不容忽视,当中有不少是灵帝的心腹:比如上军校尉---蹇硕,灵帝亲信宦官。 话说汉灵帝是个昏君那真是半点不委屈,他要制衡何进没问题,他要何进也受蹇硕节制就有点扯,仗着皇帝在也还勉勉强强做得到。可立接班人这种事儿哪能没个准主意? 要么选定刘协步步为营,废长立幼。 要么选定刘辩接班让西园八校尉也扶持刘辩省的外戚一家独大。 可灵帝他偏偏是还是有些犹豫不决,很不干脆。 作为一个皇帝,军国大事,晚上想想千条路,一夜与宫中美女纠缠后,迷糊了,又把问题一个劲的往后推…… 汉灵帝这迷糊,这耽搁,不过是把“国家难题”留到他死后。 灵帝这种行为,何尝不是把安天下的重任推脱在一个武装宦官身上,作为一国帝王,没有君王死社稷,帝王守国门的素质,这就是标准的懦夫。 后来正历中轨迹: 蹇硕非常清楚,自己离开了灵帝其实什么都不是,抓住灵帝驾崩这最后的机会要在宫中伏杀何进,但他实在没人么人缘儿,十常侍中的其他人和他的手下都出卖他,何进称病不入宫他就没辙了。 等何进的外甥刘辩当上皇帝,何进弹指一挥间就灭了蹇硕。到此为止,何进的表现虽然没什么亮点但是也没出过什么错,半点看不出猪头的意思,但一个盟友的加入,彻底改变了这一切。 何进谋诛宦官引“董卓”入室的前奏: 少帝刘辩继位,大将军何进与太傅袁槐共同辅政,这俩人有着共同的敌人——宦官集团。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势力除了皇族就还不就是文官、武将、外戚、宦官这四拨人吗?这当中对皇权威胁最小、名声最臭、最遭人恨的始终都是宦官集团。 后来出现了一个历史的转人物,历史名人袁绍,他是文官世家出身的武将,太傅袁槐的侄子,蹇硕死后他成了西园八校尉的首领,同时是何进的心腹副手,作为两位辅政大臣都看重的人,只要消灭了讨厌的宦官们,他不仅前途无量而且能够赢得空前的声望! 心腹袁绍,对何提议:宦官掌权这么久了,现在又上了太后的大腿,大将军您应该选拔人才、拨乱反正,砸了宦官这帮寄生肥猪。这时何进第一次展现出了他猪头的一面,宦官集团不仅对他构不成多大威胁、而且对何家有救命之恩,更与何家沾亲带故(十常侍之首张让的儿媳妇就是何进的亲meimei)。可何进居然被袁绍一通为民除害的演讲,忽悠地要跟宦官集团火拼了,谋诛宦官,引“董卓”入朝,借董卓之刀,杀十常侍! 如果何进他成功了,也会被认为是公而忘私,主持正义,为天下人除害,毕竟十常侍的胡作非为,天下人人愤怒。 事若成了,没准儿人们还会说:“何进没有被污浊的名利官场,和酱缸文化染透,仍然有着杀猪匠的纯朴” “嗯,他本质还是一个单纯杀猪匠啊。” 可是何进失败了,大汉帝国也被整的不行了。 东汉之亡,实亡于灵帝,由于他死前不明不白的交代,灵帝死后有很多人都有过机会去改朝换代,大汉末年出现了一个个权臣,这当中,头一个吃螃蟹的就是何进,因为有权,何进的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