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五章 采购(上) (第1/2页)
为了拉住这么一家优质客户。大班已经在心底转过无数念头。 这个时代在远东。只要说“这家银行”。或者是直接说“银行”。大家第一时间会想到汇丰银行。 这家成立于1866年的银行。实力雄厚。刚刚设立的时候就是500万港元的资本。现在资本额已经达到1000万港元以上。差不多是东方汇理800万法郎的十倍。 至于其它方面。汇丰银行也是超级庞然大物。他们的业务量占了整个远东银行业务量的一半以上。去年的存款超过2400万元。资产额过亿元。甚至于他们的汇兑业务这一项。也同样是超过上亿元。 而且比起来东方汇理银行来。汇丰银行的利率更低。条件更为优厚。服务也更周到。所以东方汇理银行必须苦苦地在汇丰银行的阴影下生存着。 大班还是先不动声色:“那我们先结算这三十万法郎的还款吧。” 他必须查验一下柳宇的实力。他一挥手。拿起了礼帽。身后的那名已经明白了:“我就叫会计和出纳过来。” 这样大的业务量。即便是大班自己也不敢两个人在场就收下了纸币。必须按规程来。 大约十分钟后。两名出纳和一名会计都赶上船来了。而柳宇也收到了他的名片:“东方汇理银行海防分行经理克雷格。” 克雷格继续不动声色地看着两个出纳在那里清点一扎又一扎的纸币。薄薄的一扎就是一千法郎。三十万法郎并不象外人想象的那样。堆积满了整个桌面。一个皮箱就可以塞下了。 “十万……” 克雷格原本以为柳宇说不定是使了一招欲擒故纵的策略。但是点到十万法郎的时候。他有些坐不住了。 他亲自上去拿起一扎法郎纸币。清点了一番。确实是五十张二十法郎的纸币。他取出一张。对着阳光和海风仔细看了一眼。没错。是真币。 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专业人士。他对这一点还是很有信心地。再随机抽出一张。细细观察。水印绝对是真的。 那边出纳已经清点到了十五万法郎。克雷格把这一扎纸币都放了回去:“非常雄厚的实力。柳宇阁下。贵我双方应当是最好的合作伙伴。” “汇丰银行虽然实力雄厚。但是毕竟远在香港和上海。提供不了最优质的服务。” 不说三十万法郎。便是十五万法郎纸币便充分说明了黑旗军和细柳营的实力。他又想到传说地山西超大金矿。不知道细柳营利用这个金矿赚取多少利润。 放过如此优质的客户。那简直是一个银行家的耻辱。 那边柳宇没回答。倒是柳清替他回答了:“可是汇丰银行提供汇票服务。我们最近要购买许多商品。需要这方面的服务。” 柳清也是东方汇理的老人。不过克雷格装作初次相遇:“柳清大班阁下。非常高兴遇到您。我们也可以提供汇票服务。” 柳清说明了一下:“我们也可以开出汇票。但是我所说地汇票服务。是指票据贴现和押汇贷款。” 他所说的这两宗业务。都是进入一八七零年代以后。从远东崛起的金融业务。 在押汇贷款盛兴之前。一家洋行出售商品之后。必须等到货船到岸双方结清物款之后才能拿到货款。但是现在不同了。只要拿到汇票。不需要交易完成。就可以拿着汇票到银行充当抵押品贷款。 这种情况下。原本原转一次地物货。就可以在同样地时间之内周转两三次。汇丰银行之所以崛起。就是他们在1866年的经济危机中。始终保证六个月的汇票兑换。而其它银行只提供四个月地。结果几个月之后。他便成为香港最受欢迎地银行。 “没问题!”克雷格早就想经营这种回报极高的汇票业务了:“这一切都没问题!我们还可以提供信用证担保。我保证贵方地利益能在我们的支持下得到最大化。” 他又多问了一句:“贵方需要什么样的商品。完全可以不需要到香港购买。海防港货色齐全。我们可以提供一条龙服务。” 那边柳清已经握住了他的手说道:“我们黑旗银行不是正式的外资银行。我们发行的汇票。只能我们的地区之内流通。不能在海防、香港或者是西贡流通。一直以来因为贵行无法提供汇票服务。所以我们只能联系汇丰银行。” 事实上。汇丰银行的事情根本是子虚乌有。而黑旗银行也没有发行过汇票。 要知道。这个时代即便是清政府支持下的中国通商银行。他们发行的汇票也不被外国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