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日记_第一百零一章 滔滔不绝的陆九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一章 滔滔不绝的陆九渊 (第2/2页)

,哪里会放过宣扬自己的观点,毕竟是对着皇亲国戚宣扬思想,又可以折服刘涣一番,何乐而不为

    他道:“禀国公、赵大人:子静年幼之时家规严谨,得长嫂哺育成人,又得家父与家兄教诲,心性却要早熟一些不才熟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又观天地日月、花鸟鱼虫,但觉得万物演变发展自有其必然之道,人活于世,上头是天,脚下是地,当是灵于万物、贵于万物、与天地并为三极,故人不可轻子静认为,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子静不才,实在是想以此理告知于天下学子,若能起到提醒交流之作用,则心满意足矣”

    果然,百闻不如一见,这陆九渊好强的人格魅力,将自己的思想立论款款谈来,半点马虎也不打,才区区谈了一个“论点”,就感动了在场之人,赵汝愚直频频点头。

    刘涣是“外来客”,心底自然也是认为他讲得极好的,但无可厚非,他陆九渊这是“主观唯心主义”无疑,都是属于哲学范畴,可一旦是哲学,就要解决一个问题便是所立之观点,必须找到一个“祖宗”,即找到一个最初的立足点,比如陆九渊观点的祖宗就是“心”、就是“理”;而朱熹的观点祖宗是“道”;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的祖宗是“物质”;西方基督教是“主”、是“耶稣”;佛教是“佛”;迷信的信仰是“鬼神”

    可是,可是可是,任何哲学都是禁不起追问的,因为立论之人无法回答“祖宗”的“祖宗”是谁。

    便在刘涣想入非非之时,赵汝愚长叹一声,道:“子静好大的才学啊,你治学之气魄真是让人汗颜时千古以来,除去大贤大圣以外,还有何人敢触及学问的根本便是王安石、便是苏东坡,也不如子静这般气魄啊。大宋有子静这等人才,实在是苍天庇佑”

    陆九渊一听,这赵汝愚尽然说王安石和苏东坡都比不上自己,心中到也认同的,因为他熟读古今,对王安石是有看法的,想不到这赵汝愚尽是个慧眼识英才的主。他谦逊道:“那是否叨扰大人劳心,给子静留点笔墨空间”

    赵汝愚道:“那还有何好说的,若是我赵汝愚今日拒绝了子静之大才,想必天公也要愤怒了。”

    陆九渊闻言,起身鞠了一躬,道:“能得先生提点,大恩不言谢”

    赵挺一听可不得了了,这小子尽然“先生”都称呼上了,要知道,他兄长且与赵汝愚同辈,他这般“谦逊”,是不是有些过了

    赵汝愚呵呵一笑,示意他不必客气,当下又和陆九龄寒暄起来,直到仆人传话,说宴席备好了,可以入席。

    赵汝愚才假意一个唐突,道:“哎呀,真是招呼不周了,而今才备好薄酒为子寿接风呢,还望不要推迟才是请请请”

    几人起身而来,只说客套之话,假意拒绝一番,就笑呵呵地吃饭去了。

    临走时,却见得刘涣呆呆地沉思着,眼珠子一动不动。

    赵挺道:“阿涣,吃饭了”

    刘涣惊道:“吃哦恩师和陆大人及子静去吧,小子听闻子静论述,心中想及了一些问题,而今还在思索呢”

    见他用心,赵汝愚也不忍打搅,但愿他这弟子能在陆九渊的论述中找到有用的东西。

    赵挺却一阵鄙夷,暗道:“你平常不是很能说的么咋地今日怂了,他妈的一个草包,只是欺负老子的狠,对于旁人,屁也不敢放一个”这等恶毒的话他没有说出声来,只是在心底默默唠叨。

    陆九渊见状,心中好不痛快,想来终于出了一口恶气。你便是年少多才又怎地便是诗词写得极好又怎地你恩师尚且说了王安石都比不上我,你又算老几

    几人走后,刘涣一阵兴叹,道:“好狡猾、好聪明的人,尽然说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老子要是问你祖宗,你却有得说辞了”

    是的,陆九渊的观点确实逻辑性很强,就好比别人问你,“你是谁”,你只说“我是我”如此循环往复,以观点来论观点、以结论来论结论,哪个说得赢了

    但这般难免过于孩子气,有耍流氓的嫌疑。

    怪不得在不久的将来,那“鹅湖之会”上,朱熹会处于下方了。这陆九渊而今便这般机敏、这般用心、这般严谨、这般懂得借力打力、这般懂得宣传,真是不可限量。

    刘涣开始为朱熹担忧起来,那朱熹此刻正在为他母亲守孝呢,虽是静心修学,所悟斐然,但到底过于孤僻

    嘿嘿,这两人到底谁的成就高而今却不好说了。

    但都是当世大才,若朝廷用得恰当,他二人便如两个咕噜,相互平行,定能带动大宋之机器不断前行。拿来做官或许不恰当,但若拿去搞教育的话,真是天作之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