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四章 远行前的准备 (第1/2页)
十月间终于冒出头来,时孟冬之季,但却无半点冬的感觉。有山间野菊、乡里百花者,不忍及早抛去凡尘俗世,尚留得一二朵,正在温和的日光中随着风儿摇曳值此之时,反而称作“小春”更为贴切。 鹅湖山的稻谷满了粮仓,今年有涣哥儿的“大包大揽”,不再为“秋税”发愁,便是被他刘涣庇佑到的农户之家,自然喜气洋洋。他们细细数着日子,等到了月中,丝丝小雨便要落下地来,又称作“液雨”,百草之间和泥土中的虫儿乘此时机吸引液雨,饱饱地冬眠起来,叫做“藏蛰”,从藏蛰过后一直到来年“惊蛰”,雷始发声之时,百虫方“出蛰” 世间万物,一动一静,暗合天地大道。 但人生一世,如草木一秋,难免有悲凉的时刻。那呆子此时正在山巅吹风,觉得是不是有点虚度光阴了,曾记得以前每到此般季节,总想出去走走的 是的,他有一个计划,就是要乘着年少,去看看这大好的河山,一来增长见识,二来“急流勇退”。他想,他从不愿意亲自去为这个时代做些什么,他只是放一把火、吹一口风,看看这火势能否燎原 若念念不忘,则必有回响。果然过不多时,涣哥儿一吹口哨,一匹杂毛马窜出身影来,乖巧地用头蹭他,他微微一笑,一个纵身跃上马背,双腿一夹,消失在沧桑的山脉之间,他要去找辛弃疾 “兄长,兄弟放肆,有要事求你” “暂且不论求不求的事情,我来问你,你这一天跑哪里去了” “额回兄长的话,小子去了北边的山脉。” “去做甚” “去和草木相谈,我要问清它们的道理” “呵草木本无情,何来的道理,你莫不是又犯了疯魔病” “兄长唐突,便是这世间一尘一粒,都是天地造化,岂能没有道理君不见日升日落、万物一岁一枯、江河西往东逝,这些都是道理啊,是它们的道理,也是天地的道理” “即是如此,你问清楚了么可曾得到甚么道理了你有没有问问那满山坡的枯草,问金人何时遭天所谴、被雷所劈” “这这兄弟一介凡尘,心神尚未开灵开光,却没有问清草木的道理,也没有搞懂天地的大道,我只是从它们身上,看到了一些人的事情,也懂得了一些人的道理,搞来搞去,还是逃不脱凡尘匹夫的束缚。哎” “少来嗟叹,我想问的是,你既已弄清诸多道理,又当如何作为了” “我想出去走走” “出去走走去哪里去多久” “西北而上川中、汉中、南下黔桂,再朝东而行,回信州、历临安少说也要一年半载。” “哈哈可笑之极,陛下亲命你负责军旅训练一事,你如何拖得身了除非你敢违命不尊” “兄长又唐突了,你以为,陛下命我cao办此事,却是何意” “哼还能有何意莫非是强我大宋军旅,练就蹄铁之师、兴特殊之法,早日北上,中兴宋室” “好说得好兄长不知,小子此番出走,便是要去做这一大事的。” “休得诓我” “不敢,小子是想,就算你我齐心,训得三千铁甲,但在强大野蛮的金人面前,也实在微不足道。故而,小子狂妄,要游走天下,寻访有识之士,譬如川蜀的陆游、王炎,要劝他们兴特殊之法,练不世之兵。同时也好探查民风民情,了时间疾苦,北上大散关,看看金人的动向最重要的是,小子此番出走,却要集前人智慧,造出一种火器来。” “造甚么火器” “而今还不敢夸下海口恕无相告” “你不行还是不妥,若朝廷问及你的去向,我如何答复” “你只说我去兴兵强将,寻北伐之法就是了” “这若有罪责,我可担待不起,到时你吃了官司,落了小命,可怪不得我。”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小子一腔赤诚,便是因此而丧了性命,也怪不得兄长半句。” “哎非走不可么” “非走不可” “你意已决,我又能如何也罢,放你走就是了然你此去今年,殊不知何时再归,前途渺渺,我又能为你做些甚么” “有劳兄长美意,小子只要八人另外还有一事相求,烦请兄长为我书信一封,便是交给夔州知州陆游陆务观。” “行便是那我那八个老乡,你带走罢可这陆务观与我交情尚浅,按理而言他又是长辈,我如何写了” “无妨,便是前些时日,我已然与他有了书信往来,此间只需兄长言明小子大小事宜,便算是搭桥引线,为我引荐了陆游。我是怕倘若遇到他之时,他却不信任我是鹅湖山的刘涣呢。” “哈哈哈你这小子,到底是滑头,还怕出门在外遇到落魄之时么,也罢也罢” 涣哥儿与辛弃疾长谈一通,终于博得了辛弃疾的支持,当下乘热打铁,催促辛幼安为他写了书信,封好以后,欢喜地走了。 辛弃疾其实是个忠诚刚烈之人,但想来而今那特种之法已然成效,他刘涣又不过区区一介秀才,时常呆在军旅之中,恐怖又妥。尘世间哪有不透风的墙,若再给他刘秀才传出甚么不好的额名声来,可对不起他。总之此刻这军营之中,多他不多、少他不少,也由得他去了 刘涣去营房叫了刘三等人,马不停蹄朝信州城而去 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