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三章【诸子百家】 (第2/2页)
使我们大汉子民,死伤无数。无家可归之后,看着眼前内忧外患的大汉,胸怀大志的武帝,不禁痛下决心,一定要改变,大汉现在所面临的窘境。 正所谓攘外必须先安内,决心改变这一切的武帝,不禁把目光,瞄向了争斗不止的诸子百家,在经学大家,董仲舒的建议下,武帝以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最为那时的主要思想,从而开始实行,废除百家的思想,只推崇儒家思想的统治政策。 而董仲舒也顺应武帝的意愿,把道家、法家、阴阳家的多种学说,全都融入到儒家的思想之中,最后董仲舒,更是向天下人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对天下人为人处事标准,提出‘三纲五常’【三钢;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面对武帝的打压,那些诸子百家,又怎么会甘愿就此灭亡呢?不可避免的,一场争斗,随之爆发,但是那些只会舞文弄墨的诸子百家,又怎么会是,武帝对手呢?在决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前,武帝便把所有的事情,早已安排妥当了。 没等诸子百家,在天下掀起什么风浪时,武帝便以铁血狠辣的手段,剿灭了那些想要反抗的诸子百家,而作为擅长制作,攻城兵器的鲁班后人,当然也不可避免的,卷入了这场战争当中,只不过他们站错了队伍,去帮助了诸子百家,来和武帝做对,所以最后的下场,只能落得家破人亡、全族被灭。 刘宏在听完崔信的讲述后,这才明白事情的始末,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对于汉武帝,摆出百家、独尊儒术这件事情,身为现代人的刘宏,也是知道一二的,在刘宏看来,汉武帝在这件事情上,虽然成效很是非凡,但是从长远上来看,还是欠缺考虑的。 儒家的思想,固然可取,可惜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儒家的思想,就是太过于保守,无论在任何事情上,都要讲究以德服人、以理服人的中庸思想。 对于这个观点,刘宏是极度反对的,在刘宏看来,儒家的思想,只能用来教化黎民百姓,治理内政,而对于像那些,胆敢犯我边境,杀我子民的侵略者,是绝对不能在用儒家的这一套,以德服人、以理服人的思想了。 对待那些侵略者,刘宏一直认为,只有用兵家、纵横家的思想,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只有你把他给打疼、打残、打死、要做到杀鸡儆猴,告诉那些想要侵略者,这就是想侵略的下场,只有做到这点,别人才会不敢在侵略自己。 在知道工匠之祖,鲁班的后人,已经不在人世时之后,刘宏不禁有些不甘心的,向着崔信问道;崔信,难道在这个世界上,真的就再也没有人,能够为朕打造出,破军三连弩了吗? 在听到刘宏,又一次的讯问之后,崔信这时脑袋突然灵光一闪,随即便向刘宏回复道;陛下,说起诸子百家,到是让臣想起一件事情来,说不定会对陛下有所帮助,陛下,要说这个天下能在锻造方面,能和鲁班后人相抗衡的,也就只有诸子百家之一的墨家了,只要陛下能找到他们,那为陛下您打造,破军三连弩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了。 刘宏听此,不禁急忙问道;崔信,你不是告诉朕,诸子百家,都已经被武帝,给全部剿灭了吗? 陛下,其实诸子百家,并没有完全被武帝给剿灭,被武帝给剿灭的那些思想家,全部都是想要反抗武帝,和武帝做对的思想家,而那些在思想上,为国为民的思想家,则接收了武帝的摆出,比如道家、农家、墨家、小说家、、、等等,他们都没有遭到武帝的打压,如果陛下您在天下,仔细的寻找一番,说不定就能找到墨家的传人呢。 刘宏一听崔信之言,惊喜异常的问道;崔信,你此言当真? 陛下,臣也是不敢确定,墨家的传人,如今到底还存不存在,但是如果陛下,找不到墨家的传人,那么臣相信,这个天下,就真的没有人,在能够为陛下,打造出破军三连弩了。 一听崔信的话语,刘宏不仅有些不信邪的,向着崔信说道;崔信,那破军三连弩的图纸,还在不在你的手中? 崔信在听到刘宏的问话之后,连忙向刘宏回复道;陛下,图纸还在臣的手上,只是不知陛下,您要破军三连弩的图纸,做什么呀? 刘宏一听崔信的疑问,不禁有些不耐烦的,向着崔信说道;崔信,图纸要是在你手上,你就快给朕拿来,不要问一些没用的废话。 见到刘宏有些不悦之后,崔信连忙向刘宏说道;陛下您请进屋稍等片刻,臣现在就把图纸,给陛下您拿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