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节 采访(3) (第2/2页)
刊》则不同了,他们主要的是平面媒体,采访自己完全是为了销量考虑,,对自己的面容自然是比较重视,而且照片和录像是完全不同的。更需要突出被拍照人的面部轮廓。 果然,采访还没有开始,先进来一个摄影师,对着他好一顿拍照,不但是这样,还让他按照自己的意思摆出各种姿势,有站姿,有坐姿,这还不算,他又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一身合体的警服让他穿上,然后又是继续拍照。 赵旻晟也是心中佩服:这些人真是手眼通天啊!竟然连自己穿什么尺码的衣服都知道了。说起来他也有很长时间没有正式穿过正装了,乍一穿上,倒是美滋滋的呢! 终于,拍照工作结束了,那个曾经和他在新闻发布会上有过一面之缘的记者走了过来:“你好,波贝克先生,很感谢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我是《时代周刊》驻洛杉矶市的首席记者,我的名字叫安德鲁.菲利斯。” 赵旻晟和他握了握手:“你好,安德鲁先生。很高兴认识您。” “您叫我麦克就可以了,我想我叫您杰米您不会介意的吧?” “当然不会。那么,麦克,我们的采访现在就开始吗?” “是的。请坐。”两个人分宾主落座,采访正式开始了。和NBC的那种热闹得让人有些厌烦的场面不同,《时代周刊》对他的采访是在一种很宁静,很安详的气氛下进行的,双方的着眼点也略有不同,《时代周刊》主要是问他一些关于他的生活,他的工作,他的业余爱好这样的问题。当赵旻晟说自己闲暇时间会写剧本的时候,安德鲁也是一愣,但是却没有就这个问题做过多的追究,而是一带而过。 必须说,《时代周刊》的人在事前下了很大的功夫,对赵旻晟的经历几乎说得上是了若指掌,有很多的东西他自己都遗忘了,但是对方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得到的情报,就如同下面这个问题:“杰米,据我们所知道的情况,你在高中,大学以及上班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算不上一个很出色的人,虽然你的学习成绩一直是很好的,但是我们采访过你的一些同学,他们都说,对你这个人似乎没有什么特别深的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 赵旻晟思考了一会儿,苦笑道:“这个嘛,嗯,应该怎么说呢?有很多的时候人是会改变的,嗯,你们得到的消息没错,我原来确实是一个很,嗯,很‘闷’的人,你知道吗?我的同学您宁可和一个三振出局之后还往垒上跑的家伙一组也不愿意和我一组。” 安德鲁也摇头失笑:“怎么会这样?” “我知道很难让人相信,但是这却是事实。” 安德鲁继续问道:“不但是男同学,很多的女同学似乎也对你没有什么印象,难道你对女孩子没有兴趣吗?” 赵旻晟纵声大笑:“哈哈哈哈哈!”笑过之后才说道:“这个,我当然会对女孩子有兴趣,但是很可惜的是,她们对我没有兴趣。” “也是因为你是一个很‘闷’的人吗?” “如果一个男孩子和女孩子在一起只会谈论爱尔兰土豆危机,你说会不会有人喜欢?(注1)” 安德鲁也哈哈大笑起来:“杰米,你当年真的是这样的吗?” “当然不是绝对,但是也差不多吧。” “那你怎么会,嗯,我是说,怎么会变成今天……” “怎么会变成几天这个样子吗?很简单,我受过一次很重的伤,几乎残废!” 他刚刚说到这里,安德鲁插话道:“是今年早些时候的那一次枪伤吗?” “是的。我伤得很重,当时我就想,难道就这样结束了吗?但是后来的事情你们也知道了,我的身体又康复了,于是我决定换一种活法,就是今天的这样了。” 安德鲁犹豫了一下:“杰米,我不想提起你的伤心事,但是可能有读者很想知道,中枪的感觉是怎么样的?能不能和我们说说?” 赵旻晟笑了:“中枪的感觉绝对不是电影或者电视里面变现得那么简单,嗯,就拿我来说吧,在刚刚中枪的时候不会很觉得疼痛,但是当你确信自己已经安全的时候,那种痛苦是非常难以忍受的。我郑重的劝告大家一句,千万不要尝试!” 安德鲁笑了:“我想不会有人愿意承受这样的痛苦吧?” 注1:这是十九世纪中叶发生在爱尔兰的一场灾难,当时爱尔兰人的主食马铃薯发生疫情,大量歉收,导致大批爱尔兰人被迫迁徙,其中很多人移民到了美国。这当然是一个令女生没有什么兴趣的问题。 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