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80 【杯水车薪】 (第2/2页)
任!” “哗……”哗然的不是民军军官,而是那一群北洋军的军官们。他们中间有几个连长就是1912年入学的,有的甚至目睹了蒋百里在众学员面前开枪自杀的情景,心中对这位敢于拔枪自戕的将军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民军军官们一见这个阵仗,看看原本自信满满的前北洋军官们此时的羡慕神情,消息再闭塞的人也能猜出个五、六分来。显然,去教导队三区队学习并非坏事,倒是天大的好事呢! 泥菩萨都能镇住人,何况是活生生的、享誉中国军界的蒋百里呢? 轻松解决掉问题之后,石铿拟定了第一混成旅整编计划,将总数达七千六百多人的部队编制为四个步兵团,旅部设经理处、政工处、参谋处、军政处、军需处,直属警通营、教导大队、一个团级炮兵集群,一个工兵营和一个团级辎重兵站。在考核之前,暂时以任士杰、董鸿铨、高占标、王维纲为步兵团长;杨必显为警通营长;参谋处长****蕃兼任教导大队长;赵贤志为炮兵指挥;姜勉为工兵营长;抽调杨怀仪为辎重兵站司令。 军事会议结束,石铿留下董鸿勋兄弟俩和杨怀仪、王维纲、****蕃,又请来丁怀瑾、龙慕恺和原县政府的书办江代贤三人召开政务会议。 “……经过大半个月的社会调查和搜集数据分析,今年小春普遍丰收,南部山区的杂粮产量也比去年高出近两成,江津本地的粮食供应不成问题,军粮尚需外购才能解决……” 石铿从包里掏出永川兵站的账册递给丁怀瑾,指点他浏览前面几个主项目的库存数字。 “这……是真的?”丁怀瑾虽然知道拿下了永川兵站,收获颇丰,可眼前的数目字仍然大大超过了他的预想。见石铿微笑点头,他不禁失声道:“我的个妈呀!单单子弹就有两百四十万发,还有大米八万多石,这……足够七千多官兵用两年了!还有冬夏军服近万套……”他说不下去了,匆匆地翻阅着账册,心中略略有数后干脆收起账册放进自己的皮包里。 石铿笑而不语,那东西本来就是要交给经理处的。 丁怀瑾有些夸张地在胸口抚了一阵,才继续说道:“此次调查重点是地主和佃户、长短工的矛盾问题,主要体现在田租上,经过调查发现,目前的田租一般为二成五至三成之间,遇上今年这种好年景,佃户、长短工都能养家糊口,有的还有部分余粮。由此可见,铁戈一直担心的土地矛盾和农村雇佣关系并不突出。其次是工业、手工业调查,江津在明末清初的时候就曾铸造过大炮,重庆白沙沱、炮台街的大将军、三将军炮都是江津出产,本地铸铁作坊甚多,能工巧匠比比皆是。另外,土织布……” 石铿再次摆手打断丁怀瑾,说:“丁先生,土织布就不说了,老旧的铸炮业也不用提,我想知道的是,如果在江津提倡举办以军工为核心的重工业实业,当地士绅百姓的反应会如何?” 丁怀瑾的嘴皮动了动尚未开口,王维纲就连连摇头道:“旅长是常年在海外,不知川人自恃奄有天府之国,气候温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加之地形蔽塞,早就养成小富即安的习性,哪里肯塞得田地里现成的产出而去举办工厂呢?即便有,也是托了欧洲战争的福,做一些面粉厂、缫丝厂、棉纺厂之类的现钱生意。哪肯去搞那些投资大、见效慢的重工业哟!?难,太难了!古人云,杀头易,移志难啊!” 石铿一听,心脏猛地一沉,接下来丁怀瑾关于行政、税收、盐关等等的讲话就没听入耳了。只因王维纲那番话彻底击破了他的工业规划,脑子里的种种设想顿时成了镜花水月。 建设火电厂、修械所、开矿山,以生产味精为契机搞化学工业、以军工生产配套机械制造业,进而以民用轻工业提升地方经济,吸引无田农民就业,壮大产业工人队伍,逐步实现工业化…… 梦想总是美好的,现实也往往是残酷的!人性趋利,这是人的本能,在没有现实的例子前,人们宁愿保守目前拥有的,而不愿意去拓展那些未知的东西。对于相对封闭的四川人来说,你给他们讲天津如何如何,上海如何如何,广州又如何如何……他们能听,也会羡慕,可要让他们花钱学着那些地方搞工业,难! 没有广泛的民间资金投入就没有广泛的劳动力投入,仅仅凭石铿手里的几个钱要创办一个军事工业体系,进而建设一个工业化国家,缔造一个现代化的中国,那简直就……连杯水车薪都算不上! 苦思无计之下,石铿只能在心里自我安慰——放下吧,放下吧,等去过上海再说……(第一卷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