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91 【一念之差】 (第2/2页)
甚于当前! 石铿在打量刘明昭,刘明昭也在打量石铿。 在丰都、涪州一带作战时,他曾听说有一支护****的游击部队活动于合江、永川、江津之间;在重庆治伤时,他从北洋军负伤军官的嘴里得知,护国第一军独立支队连战连捷,攻取江津、永川,扼住东、西川咽喉;他在与赵贤志、曾四等人交谈之后,心目中已经有了一个常胜将军的高大形象。此番看来,比自己不过大了一岁的少将旅长还是身材高大、气度不凡呢! 这是一种很难说清楚的气质。 高大的身躯带着一股子泥土味和硝烟味、血腥味混合起来的味道;炯炯的目光中有些刻意掩饰的疲惫,却又充满了善意和希冀;有力的动作中显示出他受到过良好的军事教育,在军容风纪上不打一丝折扣;温和的言语中,智慧和关切似乎同时涌现出来…… 由此,刘明昭对赵贤志所说的石铿年龄有了一丝怀疑。 两位军人在简单的寒暄之后,永川的作战地图就成了共同话题的发端。石铿并不想故意卖弄自己的指挥才能,只是想把自己的军事学识和一部分原本就是那个世界刘明昭提出的军事思想,统统地塞进这位刘明昭的脑瓜子里。 陪客们无趣,在董鸿铨一个眼色示意下,赵贤志和曾四带着康云程下去休息,董鸿铨却在指挥部门外一支又一支地抽着烟卷儿,回顾白天的战斗。 精心策划的永川战役没能全部达成目标,对前敌指挥官董鸿铨来说,心里特别的不是滋味。 全歼刘湘所部的机会不是没有,在发现刘湘所部并未紧随59团时,董鸿铨就应该立即命令在黄坡岭潜伏的二团向来凤场移动,这样就可以在刘湘部掉头逃跑之前截断其归路,阻隔刘湘所部与北洋军的联系。但是,当然他虽然心有所觉,却又担心刘湘全力攻击小院山坳以增援59团,故而只派出三团三营向马坊运动,错失了歼敌良机! 一念之差,结果却是天渊之别! 刘湘还有两个多营的兵力,在周骏所部第一师解体之后,在曹锟等人必然的刻意扶持之下,很快就可以恢复实力,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以第一师第一旅的名义取代第一师的番号,在未来的四川各军中占据一席之地。 放虎归山呐!带着这些遗憾的董鸿铨偏偏看到石铿与新来的,已经内定为自己参谋长兼二团团长的刘明昭相谈甚欢,心里哪有不觉得酸楚异常的?! 按照大哥董鸿勋的说法,自己在军事指挥上没有石铿那种信手拈来的灵气,当一员能打敢冲的勇将有余,独挡一面则远远不够。今日的刘明昭身上,虽然还没有实际的战绩可以证明他的能力,但是在言谈出透露出的那些东西,正与石铿身上具备的所谓“灵气”相合。 唉……身边有这样一位新参谋长,对董鸿铨来说是好事呢?还是坏事? 不想了!不想这种没谱的事情了!还是想一想明天在俘虏教育大会上应该做些什么吧…… 简阳县城东门,设在沱江边的招讨军司令部里灯火通明。几盏马灯将屋子里的人照得纤毫毕现,也把熊克武清瘦的脸上那丝忧虑清清楚楚地展现在与会者眼前。 入夜时,护国川军总司令刘存厚派人送来一份密信,刘存厚并未在心中说一个字,因为信里只有一封云南都督唐继尧发给护国第一军左翼军司令罗佩金的密电译稿。电报中,唐继涛密令罗佩金统率的各部滇军不得遵蔡锷之令回撤云南,而应采取坚决手段控制四川军政大权,实现长期控制四川之目的,以四川之丰饶财赋壮大滇省方面的军政实力。 “我打算以退为进,远离成都之漩涡,向川东发展,各位意下如何?” 与会者中的但懋辛、李慰如、张冲、吴秉钧等八人都是前第五师的核心,在川国民党“九人团”分子。吕超则是国民党“实业团”成员,傅常地位超然,在两个小集团之间俨然是中立派和调和者。在重建第五师的共同目标之下,各人纵然派系不同,却也能保持一致对外。 傅常说:“我同意,第五师的根基原本就在川东。如今段祺瑞政府接受了四大条件,战争已经正式结束,曹锟等部北洋军即将撤离重庆。如果我们不把握此次机会,提前得到蔡总司令的支持,恐怕重建第五师和回到川东发展都有很大难度!锦帆兄,石铿的第一混成旅实力强劲,咱们不能指望着刘湘能给他制造多大的麻烦!总之,我是不看好我那老同学的,他斗不过石铿!” 熊克武思索一阵后,摇头道:“以招讨军在护国之战中的贡献和现在的实力,得到松公首肯,重建第五师问题不大。关键在于如何在支持石铿的松公心目中取代石铿,得到重庆镇守使这个位子!难度很大啊!” 傅常风度翩翩地起身,略略欠身道:“锦帆兄,不如我作为招讨军的代表去永宁迎接蔡总司令莅省?” 熊克武等人会意,当即齐声赞同由傅常担任“说客”往见蔡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