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01 【军官考核】 (第2/2页)
、条目等等……这,主考官明摆着就是刁难人嘛! 这一次,董鸿勋也没有再去做那种无聊的游戏,目光一会儿看地图,一会儿看怀表,一会儿看向皱着眉头紧盯地图的方烔。无可避免的,不知疲劳地转着圈圈的秒针跑过了两圈——“时间到!” 方烔起立的动作略显迟疑,却还是很快站起来,立正道:“报告!步兵连长方烔口述战斗命令如下——各班、排。据查,我连当面322高地之敌为敌军某部三连1排、2排附团属机枪班1个……以1排利用夜暗沿高地起拔线向西隐蔽迂回,就地取材或以搭人梯的方式奇袭断崖;连队主力分为两个梯次,以2排为佯攻,在配属机枪排的掩护下向路口发起攻击;3排为预备队,一旦断崖方向取得突破,即向山鞍部发起攻击,与1排会合卷击路口和高地主峰之敌!报告完毕!” “陆军上尉方烔,你可以出去了。” “是!”方烔立正行举手礼之后转身离去,却不知自己比别人少考校了一个科目——政治思想。 蒋百里挥手制止要传召下一个军官的王家淦,向董鸿勋和王维刚道:“方烔上尉完全能够胜任连级主官之职,我的考虑是让他参加营级主官考核,二位有何意见?” 王维刚很洋派地耸耸肩,董鸿勋点头道:“这小子是个人才,反应堪称神速,与铁戈倒是有些相像。五间房一战之后原本就应该升营长的,是铁戈考虑他从排长提升连长不过两个月时间,故而留待这次考核之后再行决定。我看,他多半能通过下一场考核,这个营长是当定了!” “嗯!”蒋百里点点头,突然苦笑道:“那家伙留在重庆不回来了,不知在那边搞什么名堂?” 董鸿勋说:“派人催催吧,人家但怒刚整整等了一天,他再不出面,怎么也说不过去。” “你去安排,我这边继续考试。” …… 北京,前清和敬公主府,现民国陆军部。 民国******总理段祺瑞在总长办事房召见了手下四大金刚之一的将军府果威将军——加衔陆军上将靳云鹏。 时年五十一岁的段祺瑞正处于人生的巅峰期,印堂发亮、双目炯炯,一副鹰视狼顾之态。而靳云鹏则因山东民军压迫而暗中反对袁世凯称帝,被袁从山东将军职位上调回北京当了个闲置将军,此时正要凭借段祺瑞的提拔和支持,谋取更大的权位。因为,他对总理可谓毕恭毕敬。 “翼青,你在云南多年,对滇军各部将领了解颇多,与川军第二师师长刘存厚也有交道。依你看,刘存厚和石铿二人可用否?” “段公,近日卑职也颇用心地研读了张勋臣(敬尧)的战报,觉出石铿此人堪称战将,而刘存厚才能平庸,依靠因缘际会才有今日之势力。”见段祺瑞微微点头,靳云鹏心中稍定,又说:“四川之问题不在川军而在滇、黔两军。我公试想,如蔡锷离职出川求医,滇、黔客军离开四川,四川会是何等局面?又想,如蔡锷离去而滇、黔客军不走,又是何等局面?再想,如蔡锷不离去,川、滇、黔三军又会如何?卑职思之再三,西南问题应以针对云南为主,发端却在四川!” 段祺瑞点头道:“这正是我找你来此的本意。” “蔡锷在,四川不会乱!蔡锷去,如何让四川乱起来,大乱起来,给国府用兵之口实?以法国医生传来消息,蔡锷的病情是非出川就医不可了,早则旬月之内,迟则中秋之前,咽喉、肺部之病最怕寒湿,故而卑职有此判断。” “嗯!这个说法有见地!” 得了段祺瑞的夸奖,靳云鹏信心大增,说:“蔡锷以国家军人为标榜,石铿乃是其部下最为杰出之青年军人,此番接受点编为中央陆军第四混成旅,也必经蔡锷之首肯。如果蔡锷离川,会对石铿作何嘱托呢?滇、黔客军与本地川军之间,势必需要强有力的第四混成旅阻隔、压制之,方能维持川局之平衡。因此,单纯希望刘存厚和石铿挑起川乱还不足,还应该在四川各军的调配、整编方面下一番功夫。总理,我听说梁任公最近在为戴循若(戴戡)活动,不如就委他一个川东巡阅使的名义进驻重庆,如此,黔军首先就会与国民党之熊克武起利益冲突。再者,蔡锷离去,何人督川?在川各军如何编制?裁谁留谁?都是矛盾点,只需国府轻轻拨弄,就可坐收渔人之利啊!” “我意遣人前去石铿处说项,你觉得如何?” “总理,那就要看你如何点编石铿所部,给他多少编制定额,多少军饷、军械了。” “此节我理会得。翼青,不如由你亲自去一趟?就以督促在川各军从速撤回原防的名义,顺便代表陆军部审核石铿所部点编。这一次,咱们要把人情做足喽,将第四混成旅收为亲信之军,以补第七师孤军之不足!” 堂堂加衔上将远道去四川找年轻的少将旅长?这个规格太高了,估计那无根无底的年轻人会受宠若惊到不知所以的地步吧? 靳云鹏领命,又就携带礼物,给予石铿的最大限度优待等问题商议过后,即匆匆打点行装。第二天就带着一个营的卫队从京汉路而下直奔四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