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九章 分相权 (第3/3页)
国事,可这么大的事,岂是一张纸能包住的。 韦弘机刻意从三赶了回来,说道:“民间皆在传闻北学士之事,何故?” 李威不答反问:“东汉为何故而亡?” “后戚宦官专政。” 有很多原因,但这两条原因是最主要的。 “那么东晋呢?” “东晋迁于江南,帝室衰微,权落大臣之手导致的。” 偏居南隅一部分,可是权臣王敦、桓温与桓玄等人的内也严重地削弱了东晋的力量,最后索被刘裕代替。 李威这才说道:“因此,自唐建国以来,为防权臣独权朝堂,多分相位,先是用使相节制三省长首,现在又用一群末落的学士,分担相权,正合弱化权臣之举,有何不妥?” “不是……” 当然,李威还是很满意的,韦弘机刻意前来,这也是一个表态,我以后忠于你了都是高明的人,不用将话挑明的。当然,还有其他的关系,他是韦家的人,有韦月的一份联系,又有韦家派长老前来,询问航海,亲戚嘛,又需要力量之时,自己让韦家派人与梁金柱联系,然后让他们等待,透了一个话风的,朝廷不只是这一笔名单。但可以派人到船上到处看一看,提前熟悉。 这一来,京兆韦家与自己联系更紧密。 韦弘机又说道:“虽说是分相权,然而下可曾想过,昔太宗皇帝正是让十八学士出谋划策。天后睿智过人,再有这些学士相助……” 说到这里忧心仲仲,不仅是北学士,看到了皇后得势,会有更多大臣投靠。皇上看来是昏了头,一心思想扶持皇后,太子局面会很危险。这一句说得急切,都不知道忌讳。 当然,李威也不会象李隆基那样,为了自保,将自己的心腹一个个出卖,来个丢车保帅。他说道:“修书是修书,政事是政事,昔多有重臣挂孤的名义修书,其中就有许敬宗,可最后许敬宗有没有助孤?” “不是……”韦弘机心想,你那时只是一个蛋大的少年,看现在,皇上让不让重臣挂你名义修书,与你整天共事一起? “孤知道,一切在这里,”李威指了指iong口。 有的话还是不大好说的,自从母亲频频出手,他就在坐望。结果让他很失望。 自己多少知道一些历史走向,看出来不奇怪,是看大臣的反应,有没有大臣看出来,但居然连裴行俭都没有看出,就让母亲手一覆,开始下大雨了。两相智谋的对比,尽管是父亲在帮助母亲的,大臣的反应也让李威寒心。 第二是看事后大臣的态度,郝处俊阳刚了一下,让他还是很开心的。可自从分权与北学士之后,郝处俊也不能言。避嫌固然,也让李威看出本义,他们争的不是扶助自己,是扶助大唐江山,权利在父亲手中不反对,但反对权利在母亲手中。能竭力“倒武”,但不会竭力支持自己以子份bi父亲禅位。虽然不太好说,也不能说,这些学士就立即成了母亲爪牙。 可是母亲有了这些学士相助,手就能从内宫正式伸到外庭。 戴至德这些大臣是不是良臣,是史书有可能都将他们低估了,如若不是父亲生病,母亲时不时想跳起来,这段时间朝堂最为清静,不是戴至德他们没有作为,如作战一样,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将所有矛盾皆化解了,就连数年灾害,民不怨,不仅是父亲功劳,也是这些宰辅努力的结果。但在这个权利ji替的过程中,这些大臣就略显软弱。 这时候需要的是魏征那样的强硬诤臣,或者象长孙无忌那样敢担待的权臣。 因此,不要说自己没有胆量对抗母亲,就是有,这些大臣未必有几个与自己呼应。当真没有策略,还是有的,父亲能分权给母亲,这些大臣也可以进谏,让自己增加权利。可他们皆退缩了,怕引起动 而如果记得不错,自己要么“去年死了”,要么“今年死了”,要么“明年死了”,似乎是病死的,可天知道是不是病死的?如果病到那地步,父亲为什么还三番五次让自己监国? 所以一直在怀疑,平时也注意饮食,就连这段时间出行,也自觉地让近百名卫跟随。尽管不习惯,可防止万一的。一旦自己“死了”,二弟脾气轻佻急进,虽然说善长,毕竟治国不是写诗,有个用,又好男风,又好斗ji溜马,大臣们心会冷,那么母亲更加如鱼得水。 只有自己活着,大臣才看到希望。 这时候自己以不作为不上策,其实也是作为,人总归是同弱者的,大臣压制到一定地步,群ji昂,就会能鼓起勇气……还有,新开河马上竣工了,自己声望又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父亲会更顾忌,这时候再有什么动静,父亲的想法会更多…… 韦弘机还在迟疑,李威不好明说,又不能冷了他的心。 母亲开帮手了,自己也需要帮手,就是不与母亲最后走到对立面,帮手越多,也是力量。于是又说道:“两渠啊。” 韦弘机迟疑了一下,立即明白李威说的是什么了。可还是犹豫不决,仅知道皇上这样做的原因,太子没有解决办法。声名固然是好的,可也要力量。李威只好再次莫测高深地说了一句:“相信孤。” 相信他什么,只是李威不好说,其实李威心中很坦进可以观望,退可以出逃。但不能说出来罢了。 看到太子有自信,韦弘机只好离开。 但是李威也没有料到,母亲这么快就出手了。 p:武则天真正抓住权利,正是这一年。 李弘之死,不得而知,有可能是病死,有可能确实是毒杀。毕竟病重不会多次监国,肺结核不是暴亡之病,致死前应当有一个重病期,史书又不得见。 看到李治一段话,朕方禅位于皇太子,疾遭不幸。果如此,前段时间为何着武则天理国,又让武则天掌北学士?死后李弘封孝敬皇帝,修恭陵,也让人认为李治武则天善待李弘,然因经费不足,民工罢修。一个陵墓的钱国家都拿不出,修的是什么陵?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