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卷四 章118 不留青山如何烧柴 (第2/2页)
不得。 王承恩骑上战马朝所关宁铁骑大喝道:“ 往天津!” 说罢王承恩一马当先走在了前面后面紧紧跟着武监和被武监押着地祖大寿。三千精锐关宁铁骑见主将被绑王承恩的命令下达只得跟上。 一群人马朝天津急驰而去。 王承恩的人马前脚离开不久后金豪格亲掌的正蓝旗两万前锋部队后脚就到了王承恩先前扎营的营地。 “报!”先锋探路的兵丁朝豪格磕道:“明人溃军在雪地之上留有两处足迹。一处前往北京怕是走了有一个时辰之久;一队往天津刚动!” 豪格一愣他还真没想到名军溃败竟然有两个方向。在广渠门一战豪格给袁崇焕手下那支关宁辽兵实在是打怕了让豪格不得不小心翼翼的。 豪格思索了一阵朝全军命令道:“明人狡猾利用后队人马想开我大军追往别处明人溃兵定是逃往城坚河深的北京城传令三军朝北京城进军!” 先不说豪格脑袋的聪明程度单就按照常识来说豪格这个命令就是完全正确的。古往今来那个当官的不是先逃命的而且离开最近城坚河深的北京城不逃反而舍近求远逃往天津这有可能吗? 这当然没可能王承恩若是想逃命也会直接逃往京城利用京城的防御工事加上四处来援的勤王之师皇太极就是多少兵马也不够在关内耗的。 满清最后能入主中原大部分功劳是象吴三桂、洪程畴、尚可喜、耿精忠这样的明臣筑就的! 王承恩让伤残将士作为饵也是无奈之举因为他还有自己的私心那就是保留一点点袁崇焕一手带出来的关宁铁骑血脉这也是袁崇焕一心战死的最后心愿。 留着清山在不怕没柴烧袁崇焕明知道这个道理也因为之前干的事而不得不去战死这留备清山的重托只能交付在王承恩上。 这可是增强自己私兵的机会王承恩只有舍弃那几千伤残将士为自己带着关宁精锐得以逃命创造机会去到天津两对人马集合也有万多人马关宁精锐骑兵的增加王承恩私兵的强悍程度可想而知! 可是王承恩这一布置这几千伤残将士却在快到京城前被豪格的正蓝旗两万前锋部队赶上局面可想而知道包括重伤随队一起溃逃京城的满桂正感叹王承恩够血后金兵马就杀至几千溃逃京城的伤残将士无一存活! 皇太极击败袁崇焕胆子也大了不少率领八万主力部队在京城外围到处溜达见人就杀就财就抢跟个马贼似的。 崇祯却再次愁上了头他没想到这一战连个活的都没回来连自己的宠臣王承恩也不知是死是活。此时崇祯也已经深刻意识到后金不是想象的如此简单广渠门一战能胜后金若不是指挥和关宁军配合得力如何能胜! 京城再度示警外城城门夜关闭百姓恐慌不可终。 王承恩率军抵达天津后凭借自己的官印得以领着人马进到天津城内人马修整只待上海的兵马抵达天津王承恩准备给一直在关内嚣张的皇太极送份‘大礼’! 王承恩也没闲着命武监夜在早已经选定的天津偏僻处海滩待命等待自己私人兵马抵达上海。 王承恩自己却整给祖大寿作思想工作为将为帅者不求以复义只求杀敌为国;不求对上负责只求保土为家!为此就算是手段卑鄙令人不耻也无方虽背个骂名在却能守得国门不失大丈夫能曲能升! 历史上的祖大寿在袁崇焕下狱后援救袁崇焕是最积极的而且先后两次被迫诈降皇太极将皇太极玩弄于骨掌之间气得皇太极再不给祖大寿领兵。 祖大寿除了给自己的外甥吴三桂写过一封不咸不淡的劝降信史书再难找祖大寿的“汉”记录。对于满清一方而言祖大寿不但是双手沾满了八旗将士鲜血的刽子手还是背信弃义的小人。 在祖大寿抗清的二十多年尤其是最后的十多年里以攻城略地为乐趣的满洲人有多少是在“取祖大寿项上级夺南朝花花江山”的梦想中长大的。精明的皇太极知道要骁勇善战、铁骨铮铮的祖大寿死容易却得不到任何东西征服祖大寿难却能得到人心所向。所以祖大寿一直留得命直到老死。 这样的抗清名将到最后落背负个‘汉’的骂名只不过是没有一个好的统帅而已曾经有过袁崇焕现在王承恩要取而代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