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38 地府里的牛人 (第1/2页)
九幽深处往上走的时候,陈煌现在才有心思仔细欣的风景了。 地狱分为十八层,合称为十八层地狱。十八层地狱的“层”不是指空间的上下,而是在于时间和内容上,尤其在时间之上。十八层地狱是以生前所犯罪行的轻重来决定受罪时间的长短。 每一层地狱比之前一层地狱增苦二十倍和增寿一倍,全是刀兵杀伤、大火大热、大寒大冻、大坑大谷等的刑罚。当到了第十八层地狱时,苦已经无法形容,也无法计算出狱的日期了。 等转轮王仔细给他解释地狱时候,陈煌忽然发现自己犯了天大的误会。之前他以为地狱一世就是一百年,这倒没有算错,问题是他算错了空间问题。 比如说他曾经发配拐卖孩童的人到第九层地狱去,当时他判罚的是十世,也就是一千年。但是第九层地狱和第一次地狱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地狱每下一层,时间就是增加二十倍,如此翻下来,到了第九层,那几个人几乎不好计算究竟何时能够出狱了。 若是被打到了第十八层地狱的话,出狱的时间只能以亿为单位计算。陈煌看着第十八层地狱的情景。 第十八层为刀锯地狱,鬼魂被打入刀锯地狱后,把来人衣服脱光,呈“大”字形捆绑于四根木桩之上,由裆部开始至头部,用锯锯毙,其痛苦简直无法忍受,因为整个过程中,魂魄是清楚的感受到那刀锯地苦楚。 这刑罚每日一次,魂魄又死不了,除非是魂飞魄散,化作灰灰。当受刑完毕后,阴风一吹,魂魄又会复原,然后等待第二日地刑罚。 只见那刀锯地狱里,无数黑色魂魄在哪里鬼哭神嚎,厉声惨叫,显然是痛楚之极了,但是沦落到这里后,却是后悔也迟了。 观看了一会刑罚后。一个魂魄忽然吸引出了陈煌地眼光。那人身材高大。碧眼黄发。鼻梁高耸。却是一个西方人种。他被绑在木桩之上。两个小鬼边说说笑笑。边将他慢慢锯开。疼地他在那里尖叫。喊出地语言居然是外语。 他地刑罚不是休息一日。而是锯开后。阴风一吹。魂魄复原了。又被小鬼接着锯。每一次都是痛苦在心。想求饶又言语不通。只能在那里哀嚎。 锯开三次后。小鬼又将他抬起来丢进一个沸腾地油锅里。炸地嗤嗤作响。稍后整个地狱刑罚全部上了一便。 陈煌大骇。这是什么人?怎么享受这么多地刑罚呢? 转轮王显然看出陈煌地疑惑。笑着手指那魂魄说道:“这西方之人地魂魄按理是不由我们来处置地。应该由幽冥界西方地死神殿处理。不过这人在华夏大地造下了无边业力。天道震怒。他死后死神殿居然不收。冥冥中到了我们这里。 刚刚到达时候。我们也是惊奇。谁料到他一到这里后。就有无数地冤魂要找他报仇。我等才查了一下他地底细。” 陈煌狐问道:“哦?是怎么回事呢?” 转轮王抚须笑道:“此人姓马,乃是西方之人,他贫困潦倒之中,无所事事就靠着朋友接济,写下一本书,此后这本书流落到了华夏,由此造成了无边杀孽。” 陈煌不信,问道:“一本书能有那么大的威力?是何功法秘籍?” 转轮王呵呵笑道:“非也,不是功法,却是一套蛊惑人心的书籍,这书在华夏流传开后,华夏之人自相残杀,死亡不计其数,虽然不是直接死在他手,却天道之下,算了他一份因果。” 陈煌沉吟一下,问道:“那冤死之人有多少?” 转轮王闻言,脸色一沉,说道:“八十年前,曾经一些地区杀的无人烟,七十年前,因为此书华夏英杰更是受牵连死亡更多,到了四十年前,三年时间死亡人数居然高达三千万之众。你说这业力深不深?” 陈煌倒吸一口凉气,暗道:“乖乖,这样算来,估计这人哪怕是到了重归混沌,都无法脱身了。” 陈煌又问道:“那他怎么会受这么多刑罚呢?” 转轮王看看那魂魄,鄙视道:“他贫困也就罢了,居然还色心不退,不惑之年还娶一房小妻,在小妻怀孕之时,又和他的仆人鬼混到一起。平日困苦,生活皆是由朋友接济的,这等情况之下,不思进取,只想着分他人财产。他到地狱后,经过查探,他犯下地罪孽,这十八层地狱的每层刑罚都该上一遍。 最后我们十殿阎王商议后,将其打入第十八层地狱,每日每层地狱刑罚都给他来一遍。” 陈煌默然,替他默哀之后,就走了。 一路上观看完每层地狱地刑罚,把陈煌看的心惊胆跳,若不是他为城],只怕到了地狱后,也少不得受罚了。 稍后到了地府大殿门口,陈煌就告辞回了人间界, 此时天色微亮,启明星还挂在天空,一片祥和。 陈煌站立在泰山山巅,闷气呼出,忽然豪气顿生,一个京城世家,有啥好怕地?难道打杀了他们,他们还能请来圣人对付他不成?何况就算圣人来了,亮出道祖玉牌,就不信圣人还敢动手。 长啸一声,也不管是不是有凡人听见,就往江城城隍府回去了。 。。。。。。 。。。。 京城陈家的底细他也查地清楚,不仅和三峡巫山的阴阳宗有勾结,还和另外一个邪恶门派来来往往。 这门派说起来还算悠久,宗派名字为壹冠道。 冠道以“敬天地,礼神明,爱国忠事,敦品崇礼,孝父母,重师道,信朋友,和相邻,改恶向善,讲明五伦八德,阐发五教圣人之奥旨,恪遵四维纲常之古礼,洗心涤虑,借假修真,恢复本性之自然,启发良知良能之至善,己立立人,己达达人,挽世界为清平,化人心为良善,冀世界为大同”为口号。 其前身为清代中期的先天道、青莲教。其教宗旨:认为儒释道三教之源本一,未有三教先有道,一即是道,故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这是壹冠道教名地来历。被冠道奉为经典地,是清乾隆年间中和山人所著,此书阐明三教合一,天地涵于一道,\ 冠道把世界分为理、气、象天。理天是无极老母居住的地方,气天是仙佛居住的地方,象天即当今人世。并称气天和象天都是要毁灭的,只有理天才是永恒的。由此鼓吹劫变思想。 一九三零年,山东人张光璧办理壹冠道,在济南设立中枢坛,向全国发展,其教职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