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92章铁桶阵 (第1/2页)
秦军一路进攻。 李阳大有一条道走到黑的趋势,每次开战前先潜入敌方大营,杀死敌方主将,同时章邯按约定时间进攻。 一经交战,敌军因失去主将人心惶惶,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击,如何能面对气势正胜的秦军? 败了,很正常的败! 秦军一路高歌猛进,士气日胜一日,章邯和李阳在军中简直被奉若神明。 仅月余时间,秦军出潼关、函谷一路东进,打到了三川郡。 先前被李由献出的汞阳再次夺回,而后转道,南下颍川,要不是吴广跑得快,当场就被擒获了。 李阳正要一鼓作气,继续进军时,章邯拦住了他。 无他,章邯看出了李阳的行军意图。 这位国师大人,分明是要顺着叛军占领过的所有城池、郡县、土地一路打过去,而且瞧这架势,行军路线几乎囊括了天下各地所有的叛军势力。 好家伙,要照李阳这个打法,秦军得绕着大秦版图走一圈。 真要到那时,仗没打完,秦军自己先累垮了。 于是章邯趁李阳还没铸成大错前,连忙提出建议。 这时候,谁懂军事,谁又不懂,一目了然。 “国师大人,是想在此行中,一举歼灭各地所有叛军?” 李阳“嗯”了一声,奇道:“咋了?有啥不对吗?” 果然是这样! 章邯心底暗暗汗颜,也不敢说李阳无知,明智的避开这个话题,提出意见。 “如此行军,太过靡费,末将提议,放弃进攻,转道北上,轻装急进,奔袭” “你先打住” 李阳很不爽的看着李由,“别咬文嚼字,说白话” 不是他听不懂,只是听着太累。 “遵命” 相处月余,章邯多少摸清了些李阳的脾气,立刻换了副言辞。 “末将的意思是,不用再管吴广等叛军,北上,打项梁” 章邯露出自信之色。 “噢”李阳似懂非懂的点点头,道:“那就北上吧” 章邯顿了顿,“国师大人就不好奇末将这么做的原因?” 李阳很认真道:“你说了,估计我也听不懂” 对自己的军事才华,李阳很坦诚,他也不认为这是智商问题,而是对战争的理解、对大局的把控。 谁规定,智商高就必须会打仗! 李阳的话,让本想展示一番的章邯,瞬间没了心思。 郁闷道:“现在叛军中陈胜独大,死后,其下溃逃士卒被其他叛军吸收,此中,项梁便是最大的一支,灭掉项梁,其他小股叛军为求自保势必联合,届时,我军只需派兵稍加驱赶,让各地叛军抱成一团,等到最后,我军集重兵,一举歼灭” “噢,你看着办吧”李阳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每次看到李阳这副样子,章邯就有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或者说,献出妙计的他,毫无成就感。 一场军事对话,便如此轻而易举的结束了。 之后,大军北上,渡河,先后在濮阳、安阳与项梁所部发生交战,最后斩项梁、项庄于邯郸,项羽剩两千精兵拼死掩护,这才逃脱,而两千江东子弟兵也仅剩三百余。 此时的项羽还不是日后自负桀骜的霸王,虽只剩三百残兵,也没有自刎的念头,逃到定陶后,伺机报复。 可只有三百兵,如何复仇? 项羽想到了吴广,陈胜吴广起义时打出的就是楚国旗号,这么算来,项羽自然去投奔吴广了。 再加上章邯故意放纵吴广,导致之前溃逃的叛军,以及各地的叛军为求自保,纷纷投靠到吴广麾下。 吴广的势力倒是得到了扩大,已成各地叛军之首,在雍县一带,竟隐隐有与秦军分庭抗礼的趋势。 这时,李阳继续采纳章邯建议,一面与吴广对峙故意示弱,让各地叛军看到吴广的厉害,另一面却加大对其他各地叛军的攻击,使得更多抵抵抗不住秦军兵锋的叛军,纷纷转投吴广。 雍县,已人满为患,遍地是各式各样的派系军旗。 县内。 吴广最近颇有些得意,毕竟在秦军如此凶猛的反扑中,各地义军死伤无数,唯独自己却趁势崛起了。 这还多亏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