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农场_正文_第354章 求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正文_第354章 求教 (第2/2页)

,也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依据,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分形论、信息论等内容”

    “中国还有其他的传统医学,比如藏医、蒙医、苗医等也被为民族医学;日本的汉方医学,韩国的韩医学,朝鲜的医学、越南的东医学也都是以中国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医学是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把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以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促进人体康复;中医治疗的积极面在于希望可以协助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而消极面则是当必须使用药物来减缓疾病的恶化之时,还可以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

    “中医是当前针对西医而言,在西方医学没有进入中国之前,中医基本是没有这样的称呼,而是有独特且有着内涵丰富的称谓;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到了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开始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西汉时期,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医工’,金针,铜钥匙等方法;东汉时期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已经对‘八纲’有所认识,进而总结出独特的‘八法’,而华佗更是以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名闻天下,同时还创立了健身体cao‘五禽戏’,不过绝大部分已经失传了”

    “唐代孙思邈更是总结前人的理论加以自己的经验总结,收集了五千多个药方,并采用辨证治疗,因医德高,被后人尊为‘药王’;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菱大量外传至朝鲜、日本、中亚、西亚等地,两宋时期,宋朝设立专门的翰林医学院,使中医学分科更为完备,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xue位紊乱,且出版了;金元两朝,中医便开始慢慢地没落,明清之后,出出了温病派、时方派等,已经逐步取代了经方派中医;明朝后期李明珍所著的标志着中药药理学没落,而同一时期,蒙医、藏医、苗医等也受到中医的影响可是韩国东医学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比如许浚撰写就是较为著名的著作;清朝末年,中国受到西方帝国主义的侵略,国运衰弱,而时代现代医学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的发展,中国出现许多人士主张医学现代化,这也让中医学受到巨大的挑战;而这一时期人们开始使用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加以检视,这也让中医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当中了;属于中医体系的日本汉方医学,韩国的韩医,也是如此那一年的‘非典’以来,中医就有着复苏的迹象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作为‘古为今用’的医学更是得到国家的重视,而得到发展,当前中医在国内仍然是治疗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李修明听了,更是受益匪浅,虽说他是中医世家出身,但是对这些所了解的并不是很多,见吴用微微停顿了一下,脸上充满期待的神情问道:“安迪先生,你能给我说中医最为传统的针灸治疗及其它的治疗手段,可以吗?”

    “当然可以”

    吴用喝了一口茶接着道,“由于我们没有经过系统性地学习过针灸,也都是爷爷经过祖上传下来的针灸技能,不知与你们所学的是否一样,如有不一样,还望理解”

    “据我所知,目前国际上,针灸已经引起医学界极大的兴趣,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认为,针灸已经被证实在减轻手术后疼痛、怀孕期反胃、化疗所产生的反胃、呕吐、牙齿疼痛方面都有着极强的效果,而且有着极其低的副作用,可是,对慢性的疼痛,背部疼痛及头痛,等数据显示出模棱两可或者存在争议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