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正文_第370章 区别对待⑵ (第2/2页)
药的药柜,中医诊所仅仅只是挂个名头而已” “你们肯定去过中国的一些大医院,可是对于这些是不明白,也放会问的,为什么中医诊所,怎么会变成西医诊所,而这些中医诊所医生的回答,绝对让你说不了什么,他们就是把中医诊所改成西诊所,也是无奈之举,中医的营业额太低了为了生存,不得不把中医诊所改成西医诊所,单单从这方面就看得出来,现在中医的处境是非常的艰难的,没有一个安稳的收入,哪里能够让人们可以专心地去学习中医呢一方面,很多正值年富力强、有多年临床经验的中医从业人员也正在大量流失;另一方面,中国还在大批地培养中医方面的新人也正是因此,相当多的学员毕业后,就难以就业,也只能从事医药保健品的推销,或者到健身娱乐中心去做按摩,因为这类工作并不稳定,许多的人最终不得不弃医而从商,或者另谋生路” “我在国内出生长大,可以这样说,二十家医院当中,难得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中医医院;每二十家个体诊所中,难得有一家真正的中医诊所中医机构萎缩、人才凋零,其衰落的状况,真可谓‘飞流直下三千尺、门庭冷落车马稀’;虽说中医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也在某些方面尚显出局部的繁华,但是,如果我们仍然抱着盲目乐观的态度,不能及时地找到正确的发燕尾服方向,那么,终于有一天,中医会沦落成为一种普通的民俗疗法,而后,就会慢慢地被人们所遗忘” “当前中医渐渐地走向衰落的原因也有很多的方面,我自己认为原因不外乎是这样的——中西医结合是中医误入歧途,走向衰落的开始;疗效是中医存在的基础,如果没有卓著的疗效,中医也就失去在世界上存在的价值,而中医的疗效取决于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式,也就是‘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这也是中医的根本与灵魂的所在;而所谓的中西医结合,其实也就是现代医学以科学的名义,在理论和意识形态方面针对中医展开的一场‘和平演变’它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中医的思维方式,促使中医的观念日渐僵化,从而导致了最为致命的后果,就是中医疗效下降由于西医观念的渗透和影响,使得很多的中医师在临床时,不知不觉地陷入西医僵化的思维模式” “由于受到西医诊断的所囿,遇到炎症就清热解毒;遇到高血压就平肝息风;如果根据药理实验得知:葛根、丹参有‘扩冠’的作用,黄精、地骨皮有‘降糖’作用,五味子有降低‘转氨酶’作用,于是,遇到相关疾病则必定选用;而这种‘以方套病、废医存药’的做法,已经完全脱离了中医辩证诊治的原则,使中医在学术上的精髓及特色丧失殆尽,变得名存而亡了医生不在中医的原则指导下用药,一旦治疗无效,往往就会借助于西医的手段进行治疗,假如因此而获奖,则认为西医科学中医不科学;此弊积重难返,久而不觉其非,愈演愈烈,形成恶性循环,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方向错了,越走也只能会离目标越远!” “中西医结合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中西医有无必要结合?又该如何结合?这些问题必须在经过深入地论证后,才能做出决定的,假如抱着‘大跃进’式的那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去改革中医,这样一来,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将会被某些人‘革’掉‘性命’;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正意识到‘中西医结合’所带来的危害,纷纷呼吁要保持中医特色,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正大力倡导‘中西医结合’;孰是非孰,很难有定论的” “其实,这两者都忽略了问题的关键,许多著名的老中医都是行医多年后,才开始学西医的;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他们有关中医‘辩证论治’的思维模式已经形成,在这样的前提之下,适当地了解一些西医的知识,对提高临床疗效或许有所帮助的;这也就是说,只有在中医‘辩证论治’的思维模式已经形成的前提之下实行‘中西医结合’,才有可能是有利的,不然,将末受其利,而先蒙其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