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梦中飞翔 (第1/2页)
他梦到自己腾空而起,踏空而行。 河流、田野、岩石、坎坷的路……都无法阻挡他的行进。 偶尔,他落回了地面,紧接着又一跃而起,继续飞行。 这种感觉实在太畅快了! 简直毫无障碍。 梦醒后:他的感觉更加美妙的。 似乎实现了一个梦寐以求的梦想。 这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可能大多数人都做过这种飞行的梦。 也可能都体会过那种行云流水般的感觉。 根据:梦是愿望的表达。 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飞行是人类的普遍梦想。 但是,并非所有飞行都是愉快的。 对于恐高症者而言,高空飞行不但不是一种享受,还是一种痛苦。 可令人意外的是:做这些飞行梦的人,竟有很多是恐高症者。 这其中有着谜一般的矛盾。 但只要细心一点,就能够发现:梦中的飞行,并不是高空飞行,而是一种低空的,可以自我调控的飞行。 所以,他感觉到的是畅快,而不是恐惧。 根据一些解梦资料的解释:这种飞行的梦表达了一种想要扫除障碍,达到目标的愿望。 诚然,这样解释也是合理的。 就像在梦中无视障碍物,勇往直前的感觉一样,很多人也渴望在现实生活中排除一切障碍,迅速达成目标。 虽然如此,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解释层面,从消除患者和普通人的负面心理的角度而言,是毫无裨益的。 因为这种愿望太过普遍,太过常见;也太难实现。 毕竟现实不可能像梦那样,帮你消除一切障碍。 根据上一卷的分析,大家应该可以了解到:几乎所有宏大的理想,都是源于一个小小本能愿望的意外阻碍。 如果仅是从理想着手去解决问题,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 如果你坚持理想,现实太残酷,可能会受打击,而郁郁不得志; 如果放弃理想,就等于放弃自己的快乐,也是不可取的; 最常见的就是降低理想目标,向现实妥协,甚至抱着一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伪装心理。可想而知,这也不是很快乐的一件事。 如果理解了:“几乎所有宏大的理想,都是源于一个小小的本能愿望的意外阻碍。”这个含义。 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因为既然是小小的本能愿望,所以一定不难实现,根本不需要放弃和妥协。 但难点就是:到底怎样把宏大的理想与小小的本能愿望联系起来? 我想:再多的解释也比不上做梦者本人的判断。 因为解释难勉带有安慰或说教性质,甚至还有强加的味道。 这又要回到前面所说的:追寻与梦中或梦醒后感觉匹配的记忆。 这种在河流、田野……中飞行的感觉,到底会类似于记忆中哪一个片断呢? 相信大家应不难作出解答。 如果要我回答,我会毫不犹豫地说:“似乎只有童年时才有这种感觉呢!” 很难想像:一个成年人,会像儿童那样欢乐地奔走在田野与河川之间。 现实生活的压力,已让太多人忘记了这种山水之乐。 即便是坐着豪华大巴四处观光旅游,也只是匆匆过客,内心并未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有人喜欢怪石嶙峋的奇山;有人喜欢波澜壮阔的大海;有人喜欢广袤无垠的草原。 这些环境容易使人心情畅快,感觉刺激。 但是,儿童却不同。 他们喜欢大自然的环境,并无任何条件。 仅仅是本能地喜欢而已。 就像你看到一个小孩蹲在地上玩蚂蚁一样。 也许会觉得索然无味。 或者觉得离你自己太过遥远。 但是在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