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第二站 (第1/1页)
没有什么比“出师未捷身先死”更令人无奈。 然而,这句话形容小内是再贴切不过。 他的身没死,但心却死了。 心死了,却偏偏有无限诱惑在刺激着他。 这简直如在炼狱中拷打一个虚弱的灵魂。 所以,广州的繁华,对于小内来说,根本不是一种美。 而是一种罪恶和折磨。 心力交瘁的他,仍然要在这千军万马的打工流中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虽说不是大海捞针,但也是无所适从。 辗转了几趟公交车,小内终于登上了开往东莞的汽车。 那是他的第二站,也是终点站。 这个历程对他来说实在有太多变数。 本来广州已是找不着北,现在又要去东莞。 还不知道在哪落脚,前程如何。 他的心本已是支离破碎。 只是在家的温存下才勉强愈合。 现在却要再次经历未知的冲击。 小内已无法用意识来应对这一切。 唯一支撑他的,只有恍惚的意志力。 或者说是一种无形的推力,推动他去不喜欢的地方。 推动他不得不与家分离。 但是,除此之外,又有什么办法呢? 对于没有工作分配的大学生来说,除了打工,还会有别的办法吗? 载着小内的无奈,汽车终于到了东莞。 又是一个繁华的都市。 小内行走在大街小巷,看到的尽是混泥土与钢结构的工厂,还有成群结队的打工仔。 数量之多,难以估量。 但是,数量对他来说从不意味着希望。 就像在爱情上,他从不乏追求的对象。 只是从未成功。 工作是否也如此呢? 他不得而知。 但是,毕业前夕那些频繁的应聘经历,对他来说不是经验,而是一种打击。 什么是宿命? 就是抛向空中的硬币。 抛十次,总有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概率。 但如果总是出现反面,自然就会联想到宿命。 小内就是因为在爱情中频频失败,才会有他后来的绝望。 一旦形成了宿命论,再多的数量也不再是希望。 即便工厂再多,美女再多,又有何用呢? 如果只是和他平行,再多也只是徒劳。 这就是小内厌恶这种大都市的原因。 他有时会惊诧于女孩的同类性。 10个女孩,竟有10个不喜欢他。 哪怕是只有一个,也会让他产生莫大的希望和动力。 工作也是如此。 10家单位,就有10家拒收他。 人们常说:总会有适合自己的。 但是,他似乎就是个例外。 总是被人弃若敝屣。 来到这个大都市,他感觉到严重的安全感缺失。 似乎每个人都在为钱打拼,就像机械表中的齿轮,无休无止。 但是,那些染着黄发,皮肤黝黑的年轻打工者脸上,仍旧是那么有朝气,甚至是一种带有征服欲的霸气。 与小内的郁郁寡欢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他们的概念中,四海为家或许是最大的快乐。 但对于小内来说,背井离乡,尤其是来到这种繁华大都市,就是一种罪恶。 在mama的朴实面前,过分的繁华会让他产生一种本能的抗拒。 但他却又不得不来到这种繁华喧嚣之地。 那些打工仔都很年轻,但他们的脸上已尽是江湖气息。 而小内却似乎仍然稚气未脱。 稚气得让人生怜。 如果和他们做同事,或许会因为不合群而被排挤吧。 小内暗暗思忖。 一想到这,原本厌恶都市的他,更加抗拒起来。 他知道,那些带点生猛之气的打工仔,都是生产线上的工人。 但是,他知道本科毕业的他,相对于他们来说并无任何优势。 甚至还会处于劣势。 毕竟他没有技能的熟练度。 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要做普工。 不可避免就会和他们成为同事。 但在他的印象中,他的同事应是温文尔雅,带着眼镜的白面书生。 那会让他更有安全感。 他从小就抗拒严厉的人,或者说不温和的人。 生猛的打工者,让他联想到少年读书时,在学校看到的那些带点痞气的学生。 那时候,他常常沦为他们的笑料或欺负的对象。 在他看来,那些如此适应大都市生活,甚至喜欢这种生活的人,一定非等闲之辈。 至少要比他历害。 他不敢想像,大学毕业的他,会因手工笨拙而被他们嘲弄甚至斥责。 这并非他凭空想象。 每一种焦虑和恐惧,都有原型与之对应。 这个原型或许就是他在学校时被人欺负的记忆。 那个时候,他即便不多事,别人看到他苦大仇深的样子,就忍不住要欺压他。 小内找了个角落坐了下来,等待约他出来打工的同学阿浩。 他从另一个城市出发,与小内约好在东莞某地见面。 这也是他在外面唯一的熟人。 也是他坚持出来的一种鼓励。 不论走到哪里,身边有个人陪伴总是好的。 就像那时阿伟陪他留守宿舍。 他在情场失意,但友情还是不缺的。 这是他并非一无是处的唯一证明。 但仅此而已。 女孩总是能够神奇地在他身上化爱情为友情。 这是最令他痛苦的事。 因为爱情往往意味着男女之间的温柔缠绵; 而友情则令他联想到哥们。 这简直是一种生理结构上的转变。 正在等候中,小内的电话响了。 原来是mama打来的。 “喂,小内,你到了吧?一路上还算顺利吗?见到你同学没有?有没有找到地方住?……” mama一口气问了一连串。 她还是像儿时那样关心小内。 从没出过远门的他,也许睡不习惯外面的床铺吧? 在无亲无故的外地,还会像学校那样,有同学或朋友相互帮助和照顾吗? 第一次踏入物欲横流的社会,会有家中的无私之爱存在吗?…… “早就到了!”小内没好气地回答道。 直到现在,在与mama交流时,总会自然流露出一种愠怒。 在证明自己能力之前,mama的关爱只会让他觉得无力和厌倦。 还没等mama继续追问,小内便匆匆跟她话别了。 这或许是一种残忍,一种掐灭mama希望的残忍。 也许,mama多么希望孩子说:“mama,你放心吧!我在这很好,很快就可以找到工作了……”之类的慰籍之词。 但是,对于小内来说,过多的希望,只会是失落和绝望的前提。 …… 等候了近一个小时,小内终于见到了久违的阿浩。 阿浩的脸还是那么黝黑方正,留着平头,显得精神十足。 短暂的寒暄后,二人延着街道四处寻觅可以栖身之处。 终于在一家工厂不远处找到了一栋出租居民楼。 交了还算廉价的房租后,二人住进了一间20平米大的斗室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