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82、东归燕从海上来 (第1/2页)
宁徵言没打算绕行,而是想要进城去打探下宁家所在的大旻国位置。她正在半空中寻找城门入口,忽然感到四周山川气息交织,隐隐形成罗网拦在前方,自家元气一滞,法术好似那遇上了滚汤的冰雪,悉数消散,身体陡然沉重,不由自主地被一股巨力牵扯到地面上。 “咦,这城池有古怪!” 还没等她站稳,小蛇就抢先叫了起来,语气惊奇,像是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东西。 宁徵言抬头去看,只见硕大的城门端端正正矗立在面前,色泽青黑,材质非金非玉,在日光下泛着点点微弱的荧光,上面刻有沧浪城三个庄严肃穆的大字,内里通道长而笔直,尽头处依稀有整齐的屋舍和街道,传来鼎沸人声,城门内外却见不到一个人,空荡荡的颇为冷清。两相比较,确有几分怪异。 再说了,她这锦开千步的遁法是千年桃妖灼华的得意法术,以乙木元气做成引子,天下间只要有一草一木的地方都能够去,如今却在这城边上被硬生生拦截下来,拖到了城门口,可见来者不善。 心里有了定论,宁徵言转身就走。 “这位道友,还请留步。” 不远处传来女子清脆的声音。她顿了一下,望见城门旁边的城墙拐角处走来一名貌约二十年华的女修,身上披了件宽大的素色斗篷,将发髻一并笼罩在内,只露出张皓白的面孔来,眉目修长,于俊俏间透出几分英气。 “何事?” 不清楚中洲风俗,宁徵言尽量简短地回话,以免出错,手底早已悄悄按在剑柄上,做好了迎敌的准备, “莫误会,我名聂采采,是前些日子才来圣城的修士,因等待友人而未入城,暂时留驻附近。”聂采采看出她谨慎,并不在意,率先三言两语交代了自己来历,“最近难得见到有人前来,刚刚看到道友被圣城阵法引到门口,这才忍不住多口了。” 这番说辞合情合理,宁徵言却没有放松警惕,半真半假的回道:“我从海外而来,道友称呼一个燕字即可,因有要事需前往一个名为大旻国的地方,路过此地,却不知这沧浪城为何称作圣城,方才阵法又是什么来头。” “其实我也是入乡随俗。”聂采采大大方方地说,“传说这沧浪城中有仙人驻守,城外方圆千里的修士往往前来找寻机缘,出了不少事迹,久而久之,演变为习俗,这里就有了圣城的名头。” “至于阵法,只知道那是沧浪城甫一建立便有的,是防止他人窥探所用,很少人知道有何来历。” 在她说话的时候,宁徵言仔细看去,见聂采采对大旻国三字毫无反应,心里颇有些惋惜,她故意说出目的地,本是打算从这女修身上打探消息的,现在看来对方要么是不知道,要么就是故意装作平静的样子,无论是哪种情况,她都没必要再耽搁时间。 “多谢告知,可惜我尚有事在身,不能与道友一探城中机缘,告辞了。” 聂采采急道:“且慢!” 宁徵言不悦地停下脚步,却听她说:“我非歹意,只是道友有伤在身,若是不尽快调息,恐怕会越发严重,然而这圣城格局已将方圆百米内的元气都锁住了,在附近修炼可谓事倍功半,还不如进城的好。” 有伤在身四字一出,宁徵言暗自心惊,不动声色地运转内元,果然感到体内气血一阵翻腾,气力疲乏,别说不能施展法术了,就是多走几步路都难,估计这是刚才半空中遁法被打断造成的隐患。 若不是聂采采说破,她或许要到施展法术的时候才会发现。 宁徵言再次谢过了她,转而往沧浪城走去,这时聂采采忽然听到后面一声巨响,回头看时,却是山林间有道雪白的巨蛇身影如阵风般掠过,刮倒了数棵大树。她急忙追了几步,却又迟疑停下,这时林中草木无风自动,往两边分出条小道,从中缓缓走出个人来。 “那蛇怕是已经成妖了,可惜你我都不能擅自离开,否则打杀了来做丹药法器的材料,也是一桩美事。” 来的人是个男修,看起来也是二十出头的样子。他相貌寻常,风姿气度却是极为出彩,穿了身青墨色的长袍,如同那滚滚江流旁的一线险峰,沉稳之外有几分冷峻肃杀。 聂采采见了他,展颜一笑,好似冰封雪堆的寒梅霎时盛开,清丽不可方物。 “终于来了啊,顾子乔,你那天玑法术越发出神入化了,我竟没有发现你过来的迹象。” “路上有些事情耽搁了。”顾子乔轻描淡写地说了句,又问,“你方才为何要隐瞒关于沧浪城的事,还特意点出伤情,好让那修士进城?” “我不过是没提,她进去后自然会知道,我们正好借此机会察看外界修士对沧浪城的看法,这段时间来的修士不止她一个,若是都心怀不满,那就可以顺水推舟。”彼此交谈间,她慢慢走到沧浪城门下,若有所思地仰望那高高在上的三个字,“总是要煽风才好点火,子乔你说呢。” “变数太多。” 聂采采不得不承认这句话一针见血,点出她全盘思量的致命弱点,却又不服气地辩解道:“我看那些修士都不是好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