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83、神意光彻玄机显 (第2/2页)
,开篇就点破了万物的宗旨,阴阳的变化,如日月升落,生老病死都写得清清楚楚,然后从自家功法的境界着手,径直点明当中关隘和环节,偏偏又不能形诸于文字,只能这样一气阅览下来,才能够在脑海里形成大概的意识。 她越是看,越是心头透亮。 和自己的入道经历相印证,宁徵言觉得当初她没感悟错,那法器里环环相扣的都是道法衍生的法术,天地间变化不息的也是如此,只不过人法地,地法天,道法自然,天地就是大道形成,人从天地间习得各种神通,一举一动莫不如是,法术也就是道法的运用之一。 所以有些法器可以自成天地,盖因为天地本就是法器出现的根源。 人本身就是天地间的生物,五脏六腑三魂七魄无不有所对应,因此修炼本就是祭练自身的法门。 法器和法器不同,天地和天地不同,譬如三千小世界,人和人之间的修炼方式也就有所不同,但起手的时候总有相似处,那就是筑基。 人若要修仙,率先得像个人。 非是七劳五伤浑浑噩噩的凡人,而是与天地相对应,五脏六腑三魂七魄什么的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人,一丝病根子都不能留,这个阶段,大伙儿一般称为筑基,时间花费越短,证明这个人根基越好。两仪心法分了男女不同的功法,她那个阶段就是坤基境界,仗着从小的底子和三年历练,在入定成槁木枯石后用一年时间就过去了。 随后就是各家功法不同而划出的境界,有的注重神魂多点,依照阳神出窍来划分,有的注重rou身多点,就按引气阶段划分。 谁要是照自家功法去打量对手,保准死得很难看。 饶是在看功法,宁徵言还是出了一身冷汗,她可不就是落了这个窠臼里,还指望着看清敌手实力好应对,实际上修士们个个手段百出,斗法时真死了都不知道是怎么被阴死的。 好在修炼有成的修士们也觉得这法子繁琐,格外用了其他手段来标注境界,免得自家弟子出门不看风向,莫名其妙的就陨落了。 修士之上,第一个境界就是真人! 这个标注实在是……宁徵言都不知道该怎么评价,真人什么的难道不是凡俗间对修士的尊称之一吗? 看下去之后,她发现自己委实是冤枉了提出这个划分的人。 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气,独立守神,肌rou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说到真意,宁徵言只是按照前世看过的典籍来作个注脚,这天书却让人看了就明白,再往上还有仙人、神人、圣人三种境界,都是按照对道法的掌握不同来划分的。期间功法还提到,同一境界内可互有胜败,不同境界那就只有上对下的碾压了,举的几个例子让宁徵言看得眼都晕了也没看出什么来。 算了,反正能够记住就好,她现在连真人的边都没摸到,谈不上对更高境界的揣摩,宁徵言就这样安慰自己。 不知不觉间就翻到了末尾,她双手合起书页,天书又恢复成黯淡无光的竹书。 思量再三,宁徵言恭恭敬敬地将竹书放在合适的方位上,拜了三拜。 这拜法和方位也有讲究,从礼法上讲是尊奉传法为师之意,但实际上还不止如此,功利点说,一来是为了不开罪那位行踪不明的仙人玉明祁,二来是为了对自己本心做个确认,若是稍有怠慢,当下倒是没什么问题,但日子越过越久,这点怠慢在心里终究会滋长壮大,好点的化作心魔,差点的就直接成了修炼途中的劫难。 宁徵言现在明白了为什么修士发誓必须要言出必行,因为他们的话都是对自己说的,没应诺就是对不起自己,早晚都得栽在这个上面。 其实这样也不错。 想起上辈子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她嘴角有一丝嘲讽笑意,许多利用别人谋求利益的人看似风光,其实早就对不起自己了,光是耗损的精神气就是现世报,下场如何端得看个人根基,若是下场好的,想想他凭借那根基原来可以取到的成就,两下比较起来也是得不偿失。 可惜许多三千小世界都断了修炼的根源,俗世富贵就是巅峰,再继续下去只能沦为魔域,万魔丛生,弱rou强食,只为了争夺极其有限的生存资源。 那就是道法衰败,天地即将崩溃的前兆。 忽然脑中剧痛,宁徵言察觉自己神气衰弱到了极点,明白这是看完天书的损耗,急忙运转功法调息,不知过了多久才恢复完毕。她入定醒来后顾不上和小蛇说话,一个闪身进了许久未见的诸世万劫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