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88、佛前且顾心头念 (第1/2页)
赵府好歹出过几代官宦,家中宅院经过历代修缮,早已是楼重着楼,苑叠着苑,只是在城内不显山露水而已,再多找几个清静地方都没问题,那妖物好容易得了个人身,为了哄骗这不知道来历的修士当然要花费点心思,他想了想,还真找了个好地方,就在府邸南边朝阳的绝好方位,紧挨着宗祠的院落里有一座小院子空了出来。 那里本来是赵家曾祖母从前拜佛的佛堂,老人去世后就一直无人涉足,后辈们又不好贸然拆除,日后府上人丁渐渐稀疏,更没人去打那点地盘的主意。 宁徵言听了只是点点头,又问:“你心里怎么想的,我管不住,不过在赵府二老的心里,这太清道士是不是应该算作他们儿子的救命恩人?” “这……论理来说,是的。”妖物有点茫然,但听不出破绽,只能顺着说。 “为今夜之事,救命恩人寿命无多,赵府供奉终老是应该的,对吧。”宁徵言再问,得到肯定的答复后,这才道出真实目的,“那好,如今我可以救他性命,少说能够延长十几年寿算,老道,你说,仗着这份情面,你是否应该留我住在赵府?” 妖物楞了会儿,他本以为这少女修士只是想要锄强扶弱一把,没料到她弯弯绕了一大圈,竟然是这么个要求。 太清老道不敢多嘴,唯唯诺诺地点头,眼里却有了几分希冀,无论对方究竟是什么图谋,那十几年寿算终归是个安慰,若不是怕那妖物到了骨子里,他当即就要扑上去痛哭跪求了。 宁徵言好整以暇,慢慢转着手里的剑。 刚才的提议并非一时冲动,她要炼化诸世万劫令,总得找个清静地方,在深山老林未尝不可,但之前三妖的事给敲了个警钟,她瞧得上的地方说不定就有什么好处引人争夺,没那好处的她又瞧不上,强住下来,一拨拨赶走来犯者实在是麻烦。 若要收服妖物在外守护,眼下就正有一个。 俗话说,赶早不如赶巧,赵府修建得整洁清幽,又有个身为人子的妖物坐镇,再没什么比这保险。反过来说,那妖物究竟对自己是什么态度可以就此看出,到时候是杀是埋,也就是刹那间的事。 她眼眸低垂,映着和剑刃同样冷冷的光芒。 不知道是否猜到什么,那妖物犹豫了会儿,一口答应下来,甚至还报出了自己的名字:“主人屈尊入住,实在是令在下受宠若惊。在下原名芷枝,自此以后,赵臻感念太清仙长恩德,拜在门下,改名赵芷枝,并将同门师兄弟接来,在家里修建道观,以报师恩。” 听了这番话,太清老道的脸色很奇怪,像哭又像笑。 他虽然游手好闲,骗吃骗吃,心里却着实记挂那平都道观从小收留自己的好处,平生大愿就是接济日益败落的师门,现在这个心愿却被一介妖物给实现了,教他怎能不五味陈杂。 “嗯。” 宁徵言认可了这番说辞,收了剑就往那处佛堂走去,她不想和这妖物牵扯不清,索性就搭上老道这条线,到时候给他弄点灵丹妙药延寿,并非难事。 天劫即因果一说,给她带来不少压力。 那白芷自以为做得妥妥当当,却全然不符合人间情理,到时候大约有得劫难受着,她只需要远远避开,趁早炼化了那魔种恢复自由身才好。 当她身影彻底消失在门外,赵芷枝才回过神来,发落了太清老道,让他赶紧回去道观接人,随后对着法坛跪下去,伏在地面行了大礼。 “上尊,属下办事不利,无端招惹了外人看破,还望降罪。” 法坛上的烛火忽然又蓬大起来,变成了纯青色,当中隐隐约约浮现一张人脸,四周传来呜呜咽咽的哭声和怪笑声。 “我族行事逆天,自然会招惹灾祸,你不但无罪,反而处理得极好,将那修士留了下来。”那人脸露出个扭曲的笑容,发出了连串难听得像是刀子刮地的声音,“先探来历,再测本事,看是否能够为我族所用,嗯,她手头上有那乙木宝物……却也算不得什么,你莫生贪念,坏了大事。” 赵芷枝欣喜若狂,连连叩拜:“是,属下一定尽心竭力,不过这赵臻的身份却是要来何用?还请上尊明示。” 这一次,烛光里的人脸沉默了很久。 “此事你不必多问,依照老计划即可,既然在人世间行事,就须得依照他们的规矩,不可妄动了。” …… 次日,赵府的仆役惊异地发现自家公子竟然清醒了过来,据说他死了几日,在地府飘飘荡荡,无处可去,好在那位收服了蛇妖的老神仙被赵府的清名感动,用一生修为换取他还阳的机会,才保住了府上唯一的香火。 老神仙因此沦为凡人,再没有了神通,本想飘然远去,但那赵府公子实在是感恩图报,不惜拜在他门下,硬将老神仙挽留下来住在府上养老。 真是感人肺腑的一段佳话。 在这佳话的光环下,赵府附近起了座道观就不是稀奇事儿了,反倒有许多人家感慕仁德,早晚前来上香,平都道观在某种意义上兴盛了起来。 赵臻自此改名赵芷枝,专心念书,打算去赶赴来年的科考,以光耀门楣。 如今的朝代是刚刚开国百年的华严王朝,正处于休养生息中,朝野上下都很重视读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