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01、封禁祠神惹是非 (第1/2页)
世间最纯粹的水,清寒、甘甜、看似剔透无物,实则沉重如山。 ——乃是至阴之气。 因此,五行中的水又名润下,滋养万物,潜藏至深。 一旦落入凡俗中,沾染了山石泥沙等物的气息,便化作寻常的溪流、江河、最终汇集成海,升腾云霞,飘落雨雪。 然而,天下往往有极为奇特的地方,生出不同于普通泉水的异水,或洁白如玉,或红若朱砂,常年饮用便可以延年益寿,有时候,还有其他一些不可思议的妙用。 中洲方圆数百万里,这样的异水虽然难得,但并不稀少,只是凡人无法找到而已,其东边的凤石原上就有数十处。 抚琴山位于凤石原东南方向,后面有峰峦层叠,从来都没有人能够踏足,那峰峦间正好生有一口灵泉,当中有一缕水辗转流入前面抚琴山下的澄影小潭乡那数百个深潭,那些深潭都是相连的,因灵泉的缘故,无论什么天气,里面的潭水始终清澈见底,任凭再大的暴雨落进来都是一样,从来不见半点浑浊。 有了这样上好水流的滋润,抚琴山生得格外草木茂盛,走兽繁多。山下的百姓们乐得靠山吃山,不论是打猎捕鱼,或采摘野果和药草,总能够将小日子过得美满富足。 山顶上建有一座灵泉祠,正是当地人为了感激上天厚赐而立。 灵泉祠里没有专门的人看守,前方香火鼎盛,挨着山林的后门则是冷冷清清,一条小径早已生出厚实的青苔,除了偶尔有调皮的小孩子会跑来看看,一般人都不会轻易接近,唯恐触怒上天。 这一天,小径上有两个人一前一后地走来。 走在前面的是一袭紫衣的女童,她手里抱着白玉瓶,面容娇美,神色淡漠异常,似乎没有注意到周围的景致。 如果有人注意到她的脚步,一定会大吃一惊,因为她根本就不是像普通人那样在走路,而是路在随着她的动作往后退去。 其中微妙之处,只有跟在她身后的宁徵言才看得出来。 来到灵泉祠的紫衣女童正是通薇童子,她一路携带宁徵言前往大旻国,并没有动用法术,只是凭借自身境界御使天地万物,才有了这样的奇观。 宁徵言借助外力,踏入了真人境界,但在运用境界这方面还是有点摸不着头绪,毕竟那两仪心法是死物,不能主动为她解惑,好在身边有通薇童子时时展示。 如果说普通的修士是凭自己修为沟通天地,借助天地间的庞大力量,那么真人境界便是真正的天人合一,彼此浑然一体,无论是自己走在天地中,还是让天地走在自己身后,都是十分自然,毫无滞碍和疑问的事。 有了仙器器灵的携带,宁徵言很有闲暇地一边琢磨境界运用,一边打量风景,这抚琴山虽然没有当年冥识那般清幽,却好在与凡俗相接,焚香袅袅、祷告和喧嚣越发显出林石清泉的静谧,格外生机勃勃。 “当初我以神魂只能模糊感应到他人的存在,没有什么大用,神识竟然可以代替眼耳口鼻等五感,甚至还更进一步,能够对方圆百里明察秋毫。” 经历了这一个多月的行程,她忽然有所感悟。 “借天地之力,始终是用了外物,好比持剑杀人,大半身家性命都压在剑上,然而真人以身合天地,体内元气呼应,就连行走间亦不再耗费气力,纯粹是用元气牵引,就如我那遁法般,只要是能够用神识感到的,便可以前往……果然,境界上的差距才是关键。” 一念闪现,宁徵言停下脚步,就站在灵泉祠的后门门口。 通薇童子也不插话,抱着那瓶子静静等候,良久,见她缓缓吐出一口气,才问:“有所得了么?” “是啊。” 她没有多说什么,刚才一时感悟,想到自己完全不必走进祠堂,自发运用神识探查,却无意间发现了灵泉的秘密。 宁徵言又在心里考虑片刻,将那秘密道来:“找到了那灵泉的所在,算是个不小的收获,不过,那灵泉在数百年前已经被一个修行家族发现了,那家族定下十年取水的规矩,暗中使人建立灵泉祠,乃是别有用意。” “你还要去吗?”通薇童子淡淡地问。 她需要水行充沛之地是为了修行,按理来说,不应该选择这口被人发现的灵泉才对,而宁徵言这些时日找的都是名声在外的异水所在,这实在是不合常理。 “我既然敢于告知仙童,自然是有理由的。”宁徵言神态十分坦然,道,“仙童欲观人世,自然是要来到人世之中,否则的话,还有什么意义?自然,我还有别的想法,但这想法与仙童无害。” “再说了,想要算计仙童,我还没有那个资格。” 通薇童子没有说话,心里已经认同,于是并没有多说什么,转身随着宁徵言往山下走去。 这一次,宁徵言已经无需旁人携带了。 她先前试过了神识探查,如今运用境界行走,却下意识地运起了遁法。手诀一出,宁徵言就反应过来,暗道自己真是昏了头,法术需要消耗元气,自己这修为没比以前深厚多少,可不能这样浪费。 深吸口气,她一步下去,人已经在数里开外。 心里雀跃。 第一次到冥识山的时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