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31、筑基,百日功成 (第1/2页)
“是做梦了……”她低声答道。 夜风吹得油灯摇摇欲坠,微弱光芒映出小屋依然是入睡前的光景,属于宁秀秀的十五年记忆清晰地浮现在眼前,三岁失去阿爹,和娘相依为命,依靠阿娘贩卖绣品为生,一直住在城镇外的小村落里,村中玩伴们的笑语犹在耳边。 许芳娘,宁秀秀,正是阿娘和自己,为何在梦境中自己却是一个陌生人? 想起梦中惨死的遭遇,她打了个寒颤,只觉得心境不同于以往,多了几分冷静,没有丝毫哀伤。 这和自己以前的性子并不符合。 “人会因为一场梦境改变性情吗?”她抬起头,十分认真地问道。 许芳娘担心地摸摸她的额头,哄着说:“白天看了什么神怪故事?看得胡思乱想,快别多想了,赶紧睡觉,过几天我们就要搬家去长京,你若是总睡不着,到时候起不了身,当心被抛下。” 长京,又是一个熟悉的名字。她问:“可是瞿朝的长京?“ “难道还有第二个长京不成?”许芳娘楞了下,只听得女儿轻轻说道:“我记得的,阿娘为了我的亲事,打算投奔本家。” “原来你是在想这件事。”恍然大悟的许芳娘松口气,“阿娘还以为你着梦魇了,小孩子家家的,不要总把亲事挂在心上,会被人家取笑的。” 冷不丁的,又听到一句问话。 “最近天气很热,绣品的卖价降了,好些城里的人都乘着车队经过村子……这些迹象,莫非是附近发生了动乱,波及到我们这里,阿娘你想要上长京避祸?” 黑夜中,女儿的一双眼睛亮晶晶,那目光似乎可以看穿一切,让人心慌。 莫名的寒意袭来,许芳娘匆匆斥责了她几句,离开房间。 她站起身来,慢慢走到窗户边。 “无论此身如何,心总归不会变,血缘亲情,逃不过生老病死,盛世繁华,离不开天灾人祸,能够脱去藩篱的,唯有修道长生。” 外面几声嘹亮的鸡啼响起,划破长夜寂静。 “我不是宁秀秀,我是宁徵言。” 她推开木窗,跃入眼帘的是沉浸在墨蓝夜幕下的屋舍篱笆,菜园小河,原本无比亲切的景致历历在目,这一刻,却无法再牵动她的心绪。 宁徵言抬起右手,看到那属于十五岁少女的手腕苍白纤细,没有戴手镯的痕迹,微微皱起眉头。 很多事,她都记不得了,但对梦境中的手镯还是有点印象的。 “应该是彻底变成凡人了,这里是幻境,还是另一个世界?看来,只有等到了长京宁家才知分晓。” 接下来的时日,她表现得很安静,照样练习女工、打理家务,有十五年的记忆作参考,让人看不出半点异样。 许芳娘虽然奇怪那天晚上她的话,但忙于搬家的事,很快就没有放在心上,偶尔也会觉得女儿说对了,她们这次前往宁家,可不就是投亲避难嘛。 此后几天,关于动乱的消息越来越多。 今年的年景不太好,瞿朝西南一直大旱,连续好几个秋天都没有收成,山贼土匪越来越多,逐渐跑到周围郡县打劫,这边也受到了波及,据说过几天会有一窝厉害的贼匪来劫掠,粮食价钱涨得飞快,往日一幅绣品可以换的米,现在已经减了一大半。 单是如此,她可能还不太愿意走,毕竟是背井离乡,娘家兄弟都在这里,孤儿寡母的投奔远亲,别说名声不好听,去了也是举步维艰。 但女儿今年满了十五岁,该是议亲的时候,许芳娘托媒人找了又找,总是不太满意,小地方的人少,大多都去了都城,若是选那些种地的人家,女儿嫁过去又要吃苦,她私心想为秀秀找个像自己家里那样读书的门户,有点薄田,不愁吃喝就够了。 贫家女子,哪里能够嫁到这样的人家去。 若是投奔了远亲,哪怕就在附近住着,多多少少也要沾点光,旁人高看一眼,不说让女儿找个高门大户,至少也能嫁的稍微好些,不会落到蓬头乱发挑水烧柴的境地。 怀着这样的希望,许芳娘花费许多银钱时间,总算是定下了马车,要和另外几户前往长京的城镇人家一同出行。 宁徵言登上马车的时候,深深看了许芳娘一眼。 秀秀娘亲这些日子的辛劳,她都看在眼里,尽管没有多说一句话,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自己本不是宁秀秀,却不得不担起这个身份,或许是上天的捉弄吧。 这份深厚心意,她记下了。 行途期间,宁徵言专心修炼那五行内用金丹道,每晚依照口诀打坐吐纳,存想周天,数十天来比原先精神不少,只是越发沉默寡言,不与人交谈。许芳娘只以为女儿是旅途劳累,怕见生人,说过几次后也就由得她去。 由此,宁徵言更加肯定了此地绝对不是幻境。 奚子铃传下的法诀无一不契合此世的存在,如果说是巧合,那也未免太过凑巧,因此,她只能暂时接受自己成为宁秀秀这个事实。 突然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