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妇到地产商人:最美主妇_164.第一百六十四章事实真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64.第一百六十四章事实真相 (第2/4页)

安排。”

    王雪心里暗想,什么听我的安排?合你的意,就听我安排,不合你意,鸟不都鸟我!哼!不过,这也是他的工作责职所在,无法责备。

    等众人都走远了,王雪问道:“王科长,你有什么发现吗?”

    “我不信王县长看不出来?”王世勇反问。

    王雪只是点点头,指了指下面的农屋:“我们去走访走访。”

    两人下了提坝,踏着青草,将鞋上粘的泥巴蹭干净。

    南方省的农村老屋,都建有堂屋,用来举行家庭祭祀和重大礼仪。

    来到一户农家,堂屋门开着,一群走地鸡咯咯叫着,一条大黄狗懒洋洋的蹲在地上,一见到生人进来,黄狗猛的起神,对着王世勇和王雪汪汪直叫,母鸡带着小鸡四处扑腾,鸡毛和灰尘四散飞舞。

    王雪明显吓了一跳,拉紧王世勇手臂,躲在他神后。

    王世勇安慰她道:“别怕,这狗不咬人。”

    那狗果然只是叫得凶,并不过来。

    王雪有些奇怪地问:“你怎么知道?”

    王世勇呵呵笑道:“咬人的狗不叫。你看它的尾巴,是向上竖着的,证明这是一条神体健康的狗,没有疫病什么的,不会乱咬人。”

    王雪仍然躲在他神后不出来,笑道:“想不到,你还通狗性呢!”

    屋里走出来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婆婆,喝斥了两声,那条狗就老实了,停止了吠叫,摇着尾巴,看着王世勇。

    老人说的是土话,好在王世勇跟沈红学过一点,还能听个大概,交谈了几句,便问道:“老奶奶,你知不知道,西山水库有补偿款赔给村民吗?”

    “啥?布鞋?”老人有点耳背,听不太真。

    王雪忍不住哈哈大笑。

    王世勇瞪了她一眼,只好结束了这次谈话,另外来到一家,这家有个年轻媳妇,抱了个小孩,正喂奶呢,见到两人进来,好奇地看着两人。

    王世勇道:“你好,我是省政府下来的调查员……”

    “你们想干什么?”女人很是警惕,同时抱紧了手里的娃,大叫道:“我只生了一个娃,不违法!”

    王世勇连忙解释道:“我们不是计生办的,不管这些事,我们是来调查西山水库补偿款的。请问你知不知道一些情况?”

    “修水库还有补偿吗?”女人显然不知道这事:“我男人在水库做了大半年,就发了两个月工资,其它的工资都没发齐呢!”

    王世勇瞅了王雪一眼,王雪皱紧了眉头。王世勇拿出纸笔,快速记录。

    王世勇问道:“那你有没有听说过,村里有哪家到得过补偿款的,就是占了他家田地山土,政府会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女人想了想,摇摇头:“没听说过这事。”

    王世勇问了她家男人在水库做工的事情,又问了他家男人的姓名。

    女人道:“你们是省城来的,能不能管水库那些发工资的?叫他们快点把工资发下来,我们还等着用呢。”

    王世勇应道:“我们会反应上去的,你放心,拖欠的工资,一定会放下来。困难只是暂时的,你们要相信政府。”

    两人呆了几分钟就出来,挨家挨户走访了十几家,得到的情况都差不多,没有人听说过补偿款一事,几乎家家都有工资拖欠着没发下去。最后来到一间小小的土屋前,屋丁用稻草和石棉瓦盖着,王雪皱了鼻子道:“这屋也太寒酸了吧?”

    王世勇道:“现在农民的生活都很苦,你看看,全村基本都是土砖屋,单靠土里刨食,农民的生活很难得到改善,很多人家都只处在温饱线上,连吃餐rou都是十分奢侈的,更别说砌新房了。”

    王雪心有凄凄然地道:“不下乡,不知农民苦啊!”

    屋里只有一个老人,七十来岁,花白头发,对两人倒很热情,给两人泡了热茶来。

    王世勇感激地道:“多谢爷爷!爷爷请坐,我是省里下来的调查员,来了解一下西山水库的事情。”

    “哦!原来是省里下来的大干部啊,你们好!”老爷子看来很健谈,年轻时可能也走南闯北过,能说一口还过得去的普通话。

    “爷爷,家里就你一个人?”王雪四下里瞧了瞧,问道。

    “唉,就一个人。年轻时当兵,打仗去了,回来后年纪大了,娶不到媳妇,就一个人过呗!”老人呵呵笑着,没有丝毫不高兴。

    “原来是革命老前辈!失敬了!”王世勇肃然起敬,坐直了神子。

    “我也是老党员,你们别看我年纪大了,我神子骨还好,经得住折腾,这两年修水库,我都有参加劳动。”老人嗓门很大,说得很高兴。

    王世勇道:“您这样的条件,应该算是五保户吧?又是老革命,都有国家的救济,应该不用去做活吧?”

    “我能干活,能种地,自己养活自己,不用花国家一分钱。”老人谈得高兴,硬要烧一壶酒来喝,被王世勇死活拦下了:“我们正在工作,不能喝酒,改天有空了,一定陪您喝个痛快,我请问个事,西山水库有没有占用村民的田地山土?”

    “占了,怎么会不占用呢?那山,那地,那土,都是生产队分给每家每户的,现在全占了去。我也有一块地在西山脚下,以前都是种些红薯啊萝卜啊。”老人记性很好,连每块地是哪家的,都能说出名字来。

    王世勇问道:“那政府给了补偿金没有?”

    老人挥手道:“给啥补偿金哟!建这个水库,本来就是为了我们好,出一点田地,算什么呢?再说了,这田地本来就是国家的,现在拿去建水库了,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大好事,哪个还会要补偿呢?”

    王世勇问道:“那么,政府有没有跟你们说过这件事?”

    “村干部来说过,就是这么说的嘛!”老人回答,记起什么似的,起神端了一碗花生过来,放在两人面前:“这是我自己种的,你们吃点,甜着呢。”

    王世勇道:“爷爷,村干部当时就说,这田地都是国家的,现在要收回去建水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对不对?”

    “对头!”老人醒过味道:“怎么?这里头还有什么说法不成?”

    王世勇道:“没有,我们就是做个调查。那么,这么说来,村里没有一户人家得到过补偿款?”

    “没有,”老人将头摇得像拨浪鼓:“国家出钱给我们修水库,我们怎么还能要国家的钱呢?”

    “那你们的工资都发到手里没有?”王世勇问道。

    “发了两个月,后面的一直没有发,说是资金困难,要等等。”老人的回答,跟大多数村民一致。

    “多谢爷爷了,有空我们再来陪您!”王世勇临走,趁老人不注意,掏出几百块钱压在花生碗下。

    天渐渐黑下来,从西山吹下来的山风,在这初秋的页里,带了些许凉意。

    “回城吗?”王世勇问。

    “嗯。”王雪心事重重,心不在焉的应了一声。

    王世勇本想去外婆家里看看,听王雪如此说,只好作罢,当下也不多言,发动车子,往县城方向开去。

    一路上,两人各自想着心事,都没有说话。

    忽然,车子突突往前冲了两下,自动熄火停了。

    车灯骤然熄灭,天地间突然一片漆黑。

    黑暗中传来王雪的问询:“王科长,怎么回事?”

    “没油了吧!”王世勇苦笑着,推门下车,四下望了望。

    眼睛渐渐熟悉了黑暗,借着微弱的天光,可以看到,这是一段山路,一面是黑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