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78 太君心思 (第1/2页)
“六郎呢?怎么还不来?”赵令仪瞧着半日时间了,六郎和父亲二人却没到,便开口问道。 其实她问的也不过就是六郎罢了,父亲从来没有当他们兄妹是孩子,就算是如今二哥哥考中,对父亲而言只怕是没有意义。故而赵令仪也没想过父亲会来看看。 “六郎说是怕别人看的不仔细,一大早就带着人去看榜了,这会子还没回来呢。”窦氏提到六郎的时候,眉开眼笑的说道。 六郎这孩子,这两年和窦氏倒是亲近,实际上,窦氏这个继母和几个孩子都关系不错,只有赵嬿婉和她说不到一起。尤其是年纪最小的六郎,和窦氏的关系比起哥哥二郎更好些。 “难怪看榜的人没来,送喜报的先来了,许是为了他,看榜的人才会耽误了时间到现在还没回来。”赵令仪听了不由失笑,六郎的年纪还小,看榜的下人又要看着她,又要看榜,自然耽误时间。 “四jiejie这是说我什么坏话呢?”赵令仪话音才落,就听见六郎的声音从门口响起。 “四丫头,看见了没,可见背后是不能说人的。”石老太君笑的见牙不见眼的道。 “怎么这会子才回来?”窦氏看着六郎衣裳有些乱了,便拉他过来一面给她整理衣裳,一面问道。 因看着六郎满头大汗的,窦氏拿着帕子仔细的给他擦了汗水,又让丫鬟赶紧端了温水过来给他喝了,照顾的倒是无微不至。 “回母亲的话,今日的人太多,我人又小。那些人一个个的力气都大得很,我竟挤不到前面去,所以耽误了时间。”六郎接过丫鬟端过来的湿润帕子擦了手,这才道。 听他这么说,几个人都笑了,石老太君又问:“那就让带去的人看,你小孩子家家的。还是别挤的好。” “他们原是已经看了。回来告诉我,只是我还是想自己看,沾沾二哥哥的喜气。所以就耽误了一些时间。只没想到,送喜报的人都已经来了。唉,今日才是得不偿失呢,本来还想着回来了。和祖母母亲讨赏呢,如今看起来是讨不成了。”六郎笑着撒娇道。 “难怪你一心要去看榜。原来是打着回来讨赏的主意呢。我瞧着你和你jiejie别的没学会,倒是把她的小气学的十足。”石老太君也不由失笑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养的这两个孩子,一个个的张嘴就是赏闭嘴就是银子的。 “连祖母都常说。jiejie是府中的财主,我自然是要跟着jiejie学。”六郎可不觉得学jiejie有什么不对的,所以这话说的很得意。 石老太君瞧着孙儿如此。也笑了,冲着海棠道:“还不快去把最大的封儿给你六少爷拿一个来。连衣裳都快扯破了,就指望着这个呢。” 六郎这也算是彩衣娱亲了,忙就笑着作揖道:“孙儿谢祖母赏。” “你也别谢祖母,祖母教你一个妙法子,以后,你若是想讨赏,却不必和我们这些没钱的讨,只管找你jiejie去。” 众人听了,又是一番哄堂大笑,一家子人好不热闹。这时候,窦氏言归正传说道:“二郎中举,也是沈姨娘的功劳,儿媳想着,也该给她一些赏才是,只是儿媳拿不定主意。” 如今,赵仲康的心不在府中,家中的三个妻妾就和摆设差不多,所以倒是能和睦相处,日常窦氏也不会让沈姨娘和邱姨娘立规矩什么的,三个人就各自在屋里过日子罢了。所以目前家中的几个人关系倒是很微妙的平衡。 “她是你屋里人,要赏她也该是你赏。” 看儿媳妇能提出这个来,石老太君自然满意,可是这样的人情,不能落在她身上,总要落到窦氏身上才好,如不然将来窦氏依靠庶子生活,那日子可是艰难呢。 “儿媳早就想过了,等二郎中了,就让沈姨娘住到以前四弟妹住的院子里去,那院子虽然离主院远些,可到底是精致的地方。再就是月例银子也该多些,要是多了,只怕邱姨娘心里不舒服,所以翻一倍就好。”窦氏说着话的时候,心中到底也是有些苦涩。 她虽然是主母,可到了将来,这府中终究是庶子当家,自然是他们的亲姨娘更加亲些,她终究还是要讨好姨娘才能度日。 “母亲,这不合规矩。”二郎忽然站起来道。 他虽然希望亲姨娘能过的好,可人要知足。姨娘私下里告诉过他,现在的生活已经很知足了,若是别人家,遇到这样的情况,去母留子也不是没有的,一剂药下去,只怕她现在早就成白骨了。难为府中的前后两个太太都是好的,就算现在府中只有庶子的情况下,也能容得下她,其他的她可是不敢再想。 要是现在让姨娘搬到大院子里去,只怕是姨娘会更加不舒服。说不得姨娘还会有什么更加激烈的法子解决这问题呢。 “罢了,我看就让她搬到怡莲院去,那院子虽然比不上别的,却也是极好的一处所在。还是以前,你meimei在家时候住过的。至于她们现在住的院子,就让邱姨娘一个人住,咱们六郎也是个懂事的,他姨娘虽然不能和二郎的姨娘比,可总也要给些体面。”石老太君拍板道。 窦氏虽然有些惊讶石老太君会把小姑子以前住的院子腾出来给一个姨娘住,不过还是低头应了,老太君这是给她体面呢。 “儿子代姨娘谢母亲厚待。”二郎和六郎两个忙就道谢。 姨娘有体面,做儿子的在府中的日子才好过,相反,只有做儿子的好了,姨娘才能好。 “都是一家子人,有什么值得如此的?”窦氏忙就伸手阻止二人作揖。 “我心里有个想法许久了,只是一直都不曾和你们说过,我想二郎是个有出息的,只是庶出的身份限制了他。若是能把他记在你的名下对他的将来倒也是好的。”石老太君一面说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