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十三章 人力有时而穷(为粉红票1500张加更) (第2/2页)
;红裳没有接,让赵一飞先看。 赵一飞认为康王府甩之不掉是因为自己当初招惹小王爷的缘故,所以心切知道小王爷的拜贴上写了什么,当下也没有同红裳客气;对红裳点了点头,便伸手接过了拜贴,他看完以后也皱起了眉头,没有说话把拜帖递给了红裳。 红裳看他们兄弟如此,心下更是有些惶然,打开拜贴看完以后,也有些愣愣的不知道该做何反应。 拜贴只有两行字,大意就是知道赵府老太爷生病了,所以心中挂念,因不知道老太爷的病如何,又怕直接登门给赵府添麻烦,所以他决定过两再亲来赵府探望老太爷;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 红裳呆呆的看着拜贴,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才好。 事最难应对的就是两种:一种就是不提本意,连边鼓都不敲;另外一种就是直来直去,开门见山。 现在,小王爷用得就是第一种:红裳猜得到他的目的,可是偏生找到法子应对;小王爷提都没有提画儿的事,红裳和画儿当然不能自己说破吧?那更加没有什么理由挡下小王爷了。 客气一番是免不了的,但是小王爷硬要来,那是谁也拦不住的:赵府如果不让小王爷进门,那可真就是罪过了。 赵一飞看向赵一鸣,喃喃的道:“哥,我们府什么时候同康王府如此交好了呢?” 赵一鸣苦头摇头:“我们府凭什么同堂堂的康王府交好?二弟你实在是太看得起我们这个小小的赵府了。” 赵一飞当然知道康王府不会把赵府看在眼中,可是现在康王府的小王爷可是极为客气而又亲的说:他要亲来探望老太爷的病。 任谁知道了,也要说康王爷很看得起赵府啊,很给老太爷父子三人面子:这不是交好这是什么? 赵一鸣头疼起来:想要撇清同康王府的关系,怕是不容易啊。 红裳长长一叹:“这事儿,我们要从长计议。”不过她说得没有一丝底气;从长计议,如何计议,怎么从长计议?就是再计议,那也是康王府,对于赵府来说,那也是庞然大物啊。 赵一飞羞愧的低下头:“是我贪心招来的祸事,我对不……” 红裳打断了赵一飞的话:“二弟休要如此,不是因为你。”赵一鸣也肯定的点头:“你嫂嫂说得对,康王府盯上了我们府,绝对不是因为二弟你,一定另有原因。” “只是,这个原因嘛——”赵一鸣摸了摸下巴:“真让人猜不透。” 红裳苦笑着没有答话;而赵一飞半信半疑的看了看兄嫂,也没有说话。 凤音和凤歌被长辈们的样子吓到了:这个贴子,难道带来的是极大的祸事嘛?可是长辈们议事,她们没有说话的份儿,只能听着。 红裳抬头看到凤歌二人,轻轻摇头道:“你们不必担心,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我们猜不到王府来我们府上有什么事罢了。好了,你们去忙吧,再过几,就可以让你们轻闲一些了。” 凤歌和凤音知道红裳在哄她们,只是这样的大事也不是她们有能力应对的,便行礼告退了。 红裳想了想道:“打发个人请哥哥来一趟吧?” 赵一鸣有些不确定:“舅兄近来很忙,我们府上一有事儿就麻烦他也不太好吧?而且至少眼下看来,康王府对我们没有恶意,先不麻烦舅兄比较好。” 于钧忙得很,赵一鸣虽然不知道于钧在忙些什么,但是他却不想因为自己的家事,误了于钧的前程:忙了好啊,那是得上司赏识了。 红裳一叹:“还是请哥哥来吧,有些事哥哥知道的比我们要多一些。” 红裳决定今天同画儿好好谈一谈,然后再同赵一鸣把事说开:此事,一开始便不是她能应对的;只是原来有于钧用计,所以此事可以瞒得一时是一时——也许康王府在其它王府那里浪废时间太多,最终只能把郡主送进宫的话,那么画儿就躲过了这一劫。 只是,现在康王府重新找回来,就是那么容易骗得过去了;此事,红裳一定要同赵一鸣商议一下才成。 其实红裳也明白,她要保画儿的初衷已经不可能实现了!康王府现在只是没有确定,如果他们确定了,画儿一定会被他们接走,她是一点法子也没有的:这里是古代,不是二十一世纪,法律是没有用的,皇权至上,王权至上啊。 人力有时而穷,红裳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