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续集_第一百一十二集 周明主持论坛接受采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二集 周明主持论坛接受采访 (第1/2页)

    翌日清晨,江城雾霭尽散,高天朗日下,一片和谐繁华。全球高峰论坛第一次早餐会也在顺利进行。“各位国内外专家,早上好,我是中国仁华周明,此次论坛总负责人,希望大家在这里度过舒服而有意义的四天时间”!周明简洁有力地开场之后,就携妻子和JohnL.Cameron教授见了面。“JohnL.Cameron教授,让您久等了,我是中国仁华周明”!周明忙上前向老专家致意。“你好,我认得你,还有你的小妻子”!JohnL.Cameron教授满脸笑容地和周明亲切握手。“JohnL.Cameron教授,您好,咱们又见面了,希望我们的接待工作能让您感到满意”!叶春萌也和老教授亲切握手。“很好,你们做得很好,中国的外科同行们都很热情,而且很有实力”!JohnL.Cameron教授赞赏地笑。“谢谢您的认可,我们请您来就是希望能和您请教一些临床比例上的焦点问题”!周明坐到老专家身边,开始进入正题。叶春萌认真地聆听着丈夫和老教授的对话,深受启发。其他的国内外专家们也都三五成群热烈地交流着,讨论着,并不时爆发出赞赏的掌声和愉悦的欢笑声。就这样一场早餐会就在大家的愉快交流中成功地度过了。

    上午正式的论坛会议之后,李波跑过来和周明耳语,“周老师,电视台已经到了”!“好,我这就过去”!周明回答完看着程学文,“学文,这里就交给你了”!“没问题,你放心去吧”!程学文回头笑着说。于是周明按照预先约定接受了电视台的采访。主持人和周明简单解释了一下录制流程,又给了周明一个题目单,“周院长,一会儿我主要就问这几个问题,您可以先看一下,2分钟后,咱们正式开始访谈”!“好的,谢谢”!周明浏览着问题,心里大概有了底。

    大约2分钟后主持人戴上了微麦,“好,我们下面开始访谈录制”!“首先我们要介绍一下今天接受访谈的嘉宾,这位就是此次全球高峰论坛的总负责人中国江城仁华医院周明院长”!“欢迎您来到访谈录制现场”!“谢谢”!周明微笑着说。“提到仁华周明院长,咱们江城的市民都不陌生,还曾经送给他‘江城第一刀’的美誉”!主持人笑着说。“这都是江城人给我的过誉之词”!周明谦逊地说。“您太谦虚了!下面我就跟观众朋友们介绍一下周明院长”!主持人接着说道,“周明院长,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现任江城仁华医院业务院长,器官移植中心院长。并任美国外科医师协会会员(FACS)和国际肝脏移植学会(ILTS)会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学组委员等学术职务,同时担任《HBPDINT》,《中华医学杂志》等十余种专业杂志编委。主要研究肝胆胰外科疑难复杂疾病和肝脏移植的治疗。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课题共20余项,作为主要获奖人之一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这边周明接受着电台采访。那边谢小禾也在仁华峰会现场采集一线特稿的资料。“小禾,这位是我上海的师兄向远”!程学文笑着给妻子介绍,“向师兄,这位是我妻子,谢小禾”!“您好,向师兄,我是江城日报记者谢小禾”!小禾跟向远握手。“你好,你好”!“我想采访一下您,可以吗”?小禾笑着问。“当然可以,你有什么问题尽管问”!向远和蔼地说。“谢谢向师兄”!“首先,我们知道这次的高峰论坛主要讨论的是肝胆胰方面的焦点问题,那您能和我们具体谈一下胆道疾病吗”?

    “可以,其实学医的都知道,胆道是一个非常奇特奥秘的系统。对于肿瘤来说最困难的是胆管癌和高位胆管癌的治疗。这里还涉及手术切除率问题,而且技术难度大,要求高。当然随着近些年技术的发展,切除率越来越高,整个疗效也都在不断提高,但有关基础方面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另外一个常见胆道疾病就是肝胆管结石,在国内外存在着区别,一般认为这是东方(中国人)的疾病,西方很少发生,因此几十年来中国在全世界肝胆管治疗上是处于领先地位的。但是还有一些基础问题需要解决,如为什么亚洲人(中国人)肝胆管结石患病率高而西方人患病率低或者很少患病”。向远非常详细具体地给谢小禾解释着。

    “谢谢您,那我还想问一下肝胆移植领域的问题有哪些”?谢小禾边录音边简单记录着。向远思索了一下,“在肝移植领域方面面临的问题更多,包括技术问题,科学问题。几十年来大家一直很关心但还没有完全解决的就是移植免疫、器官排斥的问题。患者接受器官移植后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但免疫抑制剂都存在副作用,因此能否有办法让患者不服用免疫抑制剂,也能使器官存活下来,这是一个器官移植领域终身追求的目标”!

    这边周明的电视台采访也在紧张地进行着。周明面对主持人侃侃而谈,“我承担的这些课题也就是我刚才所说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比如在肝脏移植、器官移植排斥和免疫耐受方面,我们也承担了好几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也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在肝脏肿瘤和胰腺癌方面,在肝癌环境,胰腺癌的环境以及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还有一些新药的开发,肿瘤的免疫逃逸问题上,我们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主持人接着问道,“我们了解到您主持的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肠粘膜免疫损伤:LPDCs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您能为大家分享这个项目最新的研究进展吗”?

    周明笑着回答,“这个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一个重点项目,重点项目在自然科学基金中是比较难申请的,它超出了刚才所讲的肝胆胰外科的范围。但实际上相关联系很多,如临床上有很多大手术的病人会发生感染,这种感染不仅仅是手术伤口的感染而是全身感染。感染的细菌来源于肠道。正常人肠道里的细菌是不发生感染的,一旦创伤休克后,这些细菌就会从肠腔转移到血中。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发生转移的,在创伤后会发生转移,其原因在于存在免疫机制”。

    “而我们承担的课题就是研究肠粘膜的免疫屏障,正常情况下会有一个免疫屏障,包括很多的细胞参与,很多细胞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肠道粘膜固有层树突状细胞(LPDCs)发挥着递呈抗原和免疫系统桥梁的作用,如果没有它,当全身遭遇感染后可能就会导致全身扩散。正是因为它把外来的物质提呈给自身免疫系统细胞进行识别,进行判断后杀伤、存活、舍弃,它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但在创伤情况下,LPDCs细胞的功能角色发生了逆转,逆转的原因是一些基因表达发生了改变促进了细菌的异位,使本应该在肠腔里的细菌进入到了血液中,因此这些病人就会发生菌血症、败血症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