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 验收 (第1/2页)
到了三月底,米铺就快要竣工了,门市并没有扩建,只是稍微翻新了一下,有这么大也足够了,五开间门面的屋檐下挂着“德兴隆米行“的金字招牌,是林海取得名字,虽然俗气了些,但是寓意好兆头好口彩好,黛玉欣然接受了,牌匾上还有黛玉亲自设计的一颗带有露珠的小草。门市里的柜台桌椅都是新做的,式样古朴大气。 在门市两侧缩后五尺左右,倚着后面院落的宽度又建了两近小院子,一进黛玉准备建成办公的地方,还有一进准备用做饭堂并伙计们歇脚的地方,正好和大院子的角门相通。一溜的屋子前都建起了廊棚,这样即使下雨也都不碍了。铺面西南角曲尺形墙檐的北面立着一块高约一丈米、宽一丈五尺的白底光壁,上面写着五尺见方的黑色“米”字,格外醒目。 石板大院重新又翻新了下,比以前更光洁了。两侧的屋子都建成了碾坊、碓房、磨房。而且用了那位匠师的意思,一半是手工的,还有一半是引了河水建了水车用水力来带动,这样就既节约了劳力又能提高效率。 院子的左右和后方又都各建了一进院落用来做廒间,一共九十九间,每间都宽四丈高两丈,粮仓为土木结构,房顶是灰色瓦当,墙壁全都是土质结构,底面厚度达5尺,整个形状呈梯形,里面都是木质结构,仓顶设有通风楼,下铺木质地板。冬暖夏凉,粮食存放其中可防虫防鼠防霉变。 每进院子里都挖了几口井,两侧屋檐下放了两排特别定制的海口水缸,这是黛玉仿前世紫禁城特别让人做的,水井和水缸都是一个作用那就是防火。 黛玉带着疏影天影女萝雅芙几个院子都看了一遍,心里很是满意。回到徐淞办公的屋子,黛玉环视了一下笑道:“徐掌柜,怎么样,对这个办公室还满意吗?” “东家,真的不用给你安排一个屋子吗?”黛玉是米行的东家,这每次来总是挤在自己这屋子里也不是办法,徐淞想了想问道。 “不用了,你是这的掌柜的,这的事你都做得了主,再说了我也不会常来的,总这么抛头露面的也不是个事啊!”黛玉摇了摇头道。 “东家,这是我和林管家招来的工人的名单。”徐淞点了点头递上份厚厚的花名册子。 在黛玉、林管家、小林管家、徐淞的协商下,米行一共分为生产、营运、综合三处。生产处主要负责大批量粮食收购后从原粮生产成成品粮到贮藏的过程,同时还包括机器的维护修缮保养;营运处主要负责日常的收粮和售卖;综合处是个最繁杂的部门,其中包括财务、人事、库管、安保、后勤好几个方面。 从过完年,徐淞就在黛玉的示意下开始着手招人,这一块地方虽然偏僻但是这么大动静的起建房子,就有有心人上心了,当地的人知道是御史林老爷的亲戚开的铺子后,来报名的人是挤破了头,徐淞等人选择的空间也大了许多。不仅是在扬州当地,还有扬州周边的一些城镇乡村,徐淞也都走了个遍,招到了一批有手艺的工匠专门从事粮食的加工,虽然店铺还没开张,却都已经开始培训了。所谓培训就是让他们熟悉德兴隆的管理、工作环境和机器,同时也让他们对德兴隆的劳资待遇有了了解。 黛玉简单翻看了一下,生产处一共招了五十九人,其中熟练的工匠有二十二三人;伙计招了三十六人,都是一些活泛些的有眼力见的扬州本地的小子;搬运工人有五六十人,都是些原本就在码头卖劳力的穷苦人家;护院二十六人,是林管家找了扬州当地的镖局特地请来日夜看护米行的,防着有人闹事或者偷盗。 “这大概也就这样了,我们都没做过这么大的米粮生意,什么事也都只能慢慢摸索了,人手到底够不够开业后再招也是来得及的。”黛玉合上册子向徐淞点头道。 “小姐,这账房先生我想用徐管事的儿子徐安,他是林家人,又有能力,我也放心些。”徐淞想了想道。 “徐安?那也好,林管家你觉得怎么样?”黛玉看着坐在一旁闭口不言的林管家笑道。 “徐安那小子也是个好的,等我回去后就把他调来,小姐,我有个事想求你。”林管家点了点头支支吾吾道。 “林管家什么事?”黛玉来了兴趣,能有林管家这么吞吞吐吐的事可不多啊! “我想把林越那小子放到米行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