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四章 进一步忠臣,退一步汉jianian (第1/2页)
半刻钟不到,身穿囚衣的吴襄被带到冯昊面前。 看着身陷囹圄、精神萎靡的吴襄,冯昊问:“大凌河之役,你在赴援时逃亡,致全军覆灭。十三年白驹过隙,你可反省清楚自己的罪责?” “臣何罪之有?” 吴襄梗着脖子,底气十足。 虽然被关押在天牢,但他有渠道获得一些延迟消息,也明白当前的处境。 大明岌岌可危,闯贼兵临城下,顺天府被大顺军攻破只是时间问题。 军饷不足,勤王之师未必肯来,崇祯这个时候召自己来,无非一件事,让自己写信给吴三桂,让吴三桂尽快班师营救。 要知道,吴三桂可是非常孝顺的人。 他当初为了救自己,敢亲闯数量过万的清军。 那可是“数量过万不可敌”的清军! 所以,是崇祯有求于自己,而非自己有求于崇祯。 都这个时候了,你崇祯还顾面子,问罪我,简直愚不可及。 你应该做的事情是安抚我。 刚愎自用的皇帝! 看着一脸不服气的吴襄,冯昊暗道蠢材。 若吴襄有他儿子一半的智慧,也不会沦落到阶下囚,被李自成攻破顺天府后,由大顺军灭了吴家满门,更胁迫吴襄给吴三桂写劝降书,最后落得被大顺军斩杀的下场。 “大胆!”王承恩察言观色,知道轮到自己出马,对着吴襄劈头大骂,“你可知道面前是何人?” 吴襄皱眉,虽然眼前的崇祯给他一种陌生感,但想来这是十三年未曾见面的缘故:“我当然知道是当今圣上。” “我看你是被关在天牢里太久了,脑子都闷坏了。”王承恩对冯昊恭敬道,“太祖显灵,吾皇有太祖护身,刀枪不入,神力不凡。你区区罪臣,竟敢大言不惭,以下犯上,真不怕死吗!” 太祖显灵,太祖护身?你骗鬼哦。 这种愚民的言论也想糊弄我? 吴襄一脸鄙视。 阉人就是阉人。 见王承恩还要再说,冯昊拦住他:“不用多费口舌,有些人冥顽不灵,死到临头而不自知!” 话音一落。 冯昊唤出赤兔马,一手抓住吴襄,抛给身后的黄巾力士,然后跃上马背,唤出铠甲,急速冲出。 黄巾力士扛着吴襄紧随其后,颠的吴镶欲仙欲死。 “皇上,您去哪里?”王承恩连忙问。 “山海关,吴三桂!” “啊?”王承恩骇然,连忙招呼一千人锦衣卫,紧随其后。 …… 关外,清军首都盛京。 由于冯昊的蝴蝶效应,多尔衮没有召集满清重臣,反而提前急召在盖州汤泉养病的大明头号汉jianian范文程商讨逐鹿中原的相关事宜。 见到范文程,多尔衮也不客套,开门见山:“李自成的顺军兵临顺天府,崇祯必死无疑。我大清数次入关都无功而返,现在乃天赐良机。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本王欲入关拿下中原,你意下如何?” 范文程点头道:“闯贼的顺军不足为虑,其声势浩浩,团结一致,攻下顺天府不成问题。但顺天府一破,居安思危,内乱必起。顺军内部的牛金星等人更是鼠目寸光,气量狭小,李自成更非天命之人,再加上顺天府鼠疫祸患,顺军能够出兵山海关之数不会超过十万,而且大多都是毫无斗志的兵卒,如病虎,不足为虑。真正的威胁在于吴三桂,他拥有能征善战的甲兵十万,若让他得到太子,效仿三国曹cao,狭太子以令诸侯,我大清将难以入关!” 多尔衮皱眉:“你有何高见?” 范文程躬身道:“谈不上高见,只是鄙人的一些愚见。我大清可一边等李自成攻破顺天府,杀死崇祯,举大清全国之力,打着为崇祯复仇的名义入关,正所谓名正则言顺。另一方面,派人游说吴三桂,让他主动投诚。” 多尔衮摇头道:“吴三桂可不是耿精忠、尚可喜等人,他忠于大明,不可能投诚。” 等人说的范文程老脸一黑,但他很快掩饰心中的不快,建议道:“吴三桂有软肋,其为人极其孝顺。现在天下大乱,吴三桂也不知道其父吴襄的下落。我们只要派人仿造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