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9章 泡脚 (第1/2页)
姚家一家人吃完疙瘩汤,大娘和三大娘、连幼梅还有两个侄女,麻溜的收拾好碗筷,擦干净炕桌,抹了抹炕。 姚爷爷看着她们都做完后,才发话道,“都跑了一天了,先回屋歇着,等博远他们回来,咱们得送灯!” 送灯,一来表示年已经过完了,要送年走了,同时也要将堂屋里供奉的祖宗们送出家门了。那祖宗要回到哪里呢?当然是回他自己的阴宅去。另一层意思则暗示着农村里又开始忙农活了,农民们不会在闲散在家,故而祖宗们也照顾不上了。 年三十把祖宗接回来,十五了年过完了,得挑着灯笼把祖宗送上路。 “知道了,爹、娘,那我们走了。” 大娘和姚长山先退了出去。 田胜利就直接回乡里了,姚长海也退了下去,孙子辈呼啦啦也走了个干净。 屋内只剩下了老两口,姚奶奶转身掀开帘子出了东里间,姚爷爷坐在炕头,心里嘀咕:不妙啊!还在生气呢! “娘,您有事。”大娘看着姚奶奶拿着木盆问道。 “给你爹泡泡脚。”姚奶奶看着她也拿着木盆道,“给长山泡脚的。” 疙瘩汤做好后端下来,灶里还有火,所以就做了一锅热水,以备大家用。 “是啊!娘,走了一天,泡泡脚舒服,解乏。”大娘笑道,“娘,俺来吧!” “行了,俺来吧!”姚奶奶把木盆放在地上,拿着葫芦瓢舀了些热水,直接端进了东里间。 “博远娘,给小五端一盆热水。”姚奶奶喊道。 “娘,不用了,我来了。”连幼梅说道。 “大嫂,我自己来。”连幼梅接着说道。 大娘把水瓢递给了她,“那好!俺先走了。”端着木盆朝自己屋走去。 “泡泡脚吧!”姚奶奶放下木盆道。她蹲在地上,帮着姚爷爷解开袜子,脱下来,把脚放进水里。“嘶……” 姚奶奶抬眼道,“怎么了,烫?” “不,舒服……”姚爷爷嘴角噙着笑道,“春桃,改天带着博远娘她们也去照一张相吧!” “花那劳什子钱干啥?”姚奶奶嗔道,手还不忘搓洗老头子的大脚丫子。 “老三一直不回来,照好后多洗一张给他寄去。”姚爷爷笑道,“别光想着冲锋在前,想想家里还有一家子等着他呢!” “也不看看他像谁。跟拼命三郎似的,一握着枪就找不到北了,就知道突突……”姚奶奶没好气地说道。“好了……” 姚奶奶端着木盆出去把水泼了,放下木盆才转身进屋,脱了鞋盘膝坐在炕上。 姚爷爷一双大脚。在半空中,自然风干。 老婆子说的还真没错,年轻的时候,他就是跟拼命三郎似的。可是在战场上,你不拼行吗?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想要活着那就是不停的开枪,拼刺刀。杀死眼前所有的敌人,你才有活下来的机会。 任何的犹豫,或者不慎,倒下去就再也起不来了。 从尸山血海爬出来,活着回来已经不易了,听着姚爷爷提起从前。姚奶奶再大的气性也熄灭了。 “唉……”姚奶奶叹了口气道,“长河的年限是够了,也不知致远娘能不能随军。” “就是随军,这条件还不如家里好呢!”姚爷爷眯着眼睛说道。 “所以你才想着照相呢!”姚奶奶说道,不过轻蹙了下眉头问道。“可为什么,不照一张全家福啊!” 她终于想起那里不对了。 姚爷爷拍拍双脚,已经干利索了,盘膝而坐道,“俺倒是想,人多排的就长,距离就远,还能看清人影儿嘛!” “算你说的有理。”姚奶奶说道。 “眼看着婚礼没几天了,都预备的怎么样了。”姚爷爷问道。 “乡下人结婚,没那么多讲究,都备的差不多了。”姚奶奶说道,“转眼间咱的大孙子都要成家了。很快咱就有了曾孙子了。” 姚奶奶比划着说道,“想起博远刚生下来只有猫儿那么大,本来就弱,又遇着了还乡团,躲进了青兰山里,那时候可真是……长河也是那个时候参军的。” “好了,现在都长成大小伙子了。”姚奶奶感慨道。 && “他爹,泡泡脚吧!走了一天。”大娘把木盆放在地上,搬了个小凳子坐下来,手掬着水淋在他的脚丫子上,“怎么样,不烫吧!” “不烫!”姚长山把脚放进了木盆里,舒服的他,满脸的惬意。 大娘仔仔细细的把他的脚搓了个遍,“好了,风干吧!” 姚长山抬起了脚,大娘端起了木盆往外走去。 姚长山躺在炕上,脚在空中悬着,闷声说道,“博远娘,给俺捏捏腿。” “嗯!等俺把水倒了。”大娘说道。 “娘,我倒吧!您进去吧!爹叫您呢!”姚修远接过他手中木盆道。 “灶上还有热水,你们也泡泡脚,走了一天。”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