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一章 (第2/2页)
去不好的话?” 江白圭语塞,半晌,疑‘惑’的嘀咕道:“jiejie怎么突然想起去成都府?” 栀子站直身子:“雅姑‘奶’‘奶’最爱银钱,她跟去,不外乎是想出了发财的点子,想多赚点银子。” 除了银子能让自己的jiejie不辞辛苦的跋山涉水,还有甚能让她心动?江白圭只得再次苦笑。 不一会,江夫人唤栀子去,说起江雅要去成都府之事,道:“她整日在家中呆着,我实在担心她闷出病来。有你们照看,放她出去走一走也好。”又叹了一口气,道,“你到成都,出去应酬时,多留意一下,看有无合适之人。这话我这做母亲的本不该讲,但她年纪还轻,一辈子这样守着,我看着也难受。” 栀子讶然,但转瞬又了然,有哪个做母亲的愿意看着自己儿‘女’一辈子孤零零的?难怪江夫人会同意江雅去成都,想是在江陵要顾忌杜家,不好大张旗鼓张罗江雅再嫁之事。 “夫人放心,我一定会留意的。” 江夫人嘱咐道:“这事你存在心中就是了,对白圭与雅儿都不要说。你寻人时,富贵与否都不论,只要为人忠厚老实,与雅儿有意即可。” 栀子郑重的点头。不计较家世,与江雅有意,这两条吴尧似乎都合适,她很想问江夫人,那为何当初不同意江雅与吴尧的婚事,话都到了嘴边,被她生生咽了回去。 “我就知你是个好孩子,这事有你做主,我也放心。”江夫人拍了拍栀子的手,她正对‘门’扉,瞧见夏欢疾步过来,转头道,“许是巧巧哭了,快去看看罢。” 说话间,夏欢已经进‘门’,喘着气道:“丁县令夫人来了。” 栀子与丁县令同城住着,过节也有人情往来,可两人从未见过面,她实在想不出丁县令夫人这时上‘门’所谓何事。心中疑‘惑’。但上‘门’便是客,慢待不得,她辞过江夫人,匆匆回静心居。 丁县令夫人四十上下,身穿柳叶青的织锦团‘花’袄子,发髻中‘插’着三支金灿灿的吉祥如意簪子,只看这身装扮,换了银子也够小户人家几年的吃用。三年清知县,十万白‘花’银,这话果然不假。 栀子在娘家当了几年家,见人穿的明晃晃,总忍不住去想换成银子值几多,够小户人家过几年生活。 丁县令夫人方端起茶盏,抬眼瞧见栀子进‘门’,忙忙的又将茶盏放下,起身施了一礼:“冒昧来访,还望通判夫人见谅。” 栀子扶住她,她晓得江柏如今比丁县令高两级,这个礼她也受得,但在前世生活二十多年,看见一个年纪可当她娘亲的人与她行礼,她还是不自在。 客套之后,分宾主坐下,两人说了几句天气可好之类的闲话,丁县令夫人笑道:“我冒昧来访,却是有一事相求,还望通判夫人应允。” 哪有不说甚么事,便让人答应的?栀子直言道:“我足不出户,又无过人才智,实在想不出有何事可以帮夫人。” 丁县令夫人不以为意,笑道:“这事,于通判夫人来说,只不过举手之劳。是这样,我家二小子年岁到了,想说一‘门’亲事,可来来去去,总没一个如意的。倒也巧了,我前日去云青寺上香,瞧见一个姑娘,举止样貌都是拔尖的,心下立时便喜欢上了,偷偷问过她随身带的小丫头,才知是江通判姨母家的三娘子。回去后就想使人上‘门’提亲,可一想,贸然使媒婆上‘门’,吓着了三娘子怎办?思来想去,就想请通判夫人出面,做个保山。” 听过,栀子心中只冒出一句话,我长得像媒婆吗?这已是今日第二次有人让她做媒了。而这第二次,却是要替吴‘玉’珠做媒。吴家以甘蔗相要挟之事,栀子未张扬开去,就是老太爷老夫人江雅几个都不知,丁县令夫人来请她做媒,她不觉奇怪,只是,不知吴夫人听说会作何想? 这媒人,她是断不会做的!心思转过,她笑了笑:“丁夫人恐怕认错人了罢,姨母家只得一个‘女’儿,排行第二,都称她二娘子,哪来的三娘子?” 丁县令夫人微愣,道:“那小丫头明明说的是吴家三娘子啊?她还指明说,是江通判的姨母家,怎会有错?” 倒好意思提是江家的亲戚?!栀子敛了笑,凝眉道:“姨母家的规矩甚严,她家的小丫头怎会张嘴就说自家姑娘的事?丁夫人遇见的,莫不是那些想借相公名头行骗的骗子?” 堂堂县令夫人被骗,丁县令夫人面子如何挂得住?她心中虽打起了鼓,口中却不承认,道:“许是那个小丫头说的不真切,让我听岔了,那日见到的不是三娘子,就是吴家二娘子也说不定,我还是再去打听一下再说罢。” ——一不留神,又到月底了,那啥,各位手中还有票票吗?有的话,请投米辣一票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