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78章 年夜(三更) (第1/2页)
三更求粉。 回到张府,已经戌时末了。 才一下车,张老太太就对前来迎接的儿孙们展开大大的笑脸,张开双臂抱了好几个,“花生,青蒜,绿菠,你们饿了吧?” 花生大叫道:“不饿,吃了许多东西。奶奶,皇宫好不好玩?” 玉米也问郑氏:“娘,皇宫是不是许多宝贝?” 小娃儿满眼都是小星星,在大红灯笼朦胧的光照下,格外炫彩。 郑氏捏着他腮颊晃了晃,笑道:“当然许多宝贝。都不用点灯的,全是用的拳头大的夜明珠,亮的跟白天一样。” 几个孩子听了,张大嘴巴,半天合不拢。 红椒失声道:“皇宫里的夜明珠多的用箩筐装?” 众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于是牵着抱着扶着,一家子老小相互簇拥着进入府中。先各自归房,卸去礼服冠带等,换上家常衣裳,再聚集到正院上房。 曹氏已经吩咐摆年夜饭,开家宴。 跟皇宫比起来,这里自然又是一番气象,单是大小孩童此起彼伏的喊叫声,就令人心生振奋、满心欢悦外加喜气洋洋了。 坐着歇息等候的当儿,郑氏问张槐道:“你们见了板栗了吗?他今晚都不能回来了?” 张槐忙道:“说是安排了人,一会就回来。” 郑氏这才点头,儿子三十晚上还上班,也太辛苦了。 因张杨问起酒宴情形,人数多寡等等,张槐和郑氏便各自述说了乾阳殿和慈宁宫的盛况。 两人言辞间都对这种盛宴不大适应,然张杨却听得津津有味,大有遗憾之感,说要不是吃药的话。他一定支撑着去了。 到底做官的人,对这等大场面的会聚只有向往的。 见小儿子有些遗憾,张大栓摆手道:“杨子,你甭叹气,那菜味儿虽然好,就是有些凉了。你受伤了,吃凉的怕是不大好。要我说,还是咱们家这样好,用炭炉子炖着,热热的。吃着舒坦。” 老汉心里眼里只想着吃,在他看来,皇上摆宴。那不就是为了请大家吃饭嘛! 张杨愣了一下,忍不住笑了起来。 郑氏则吓了一跳,忙问道:“爹,你吃了许多菜?” 这大冷天的,要是吃病了可麻烦了。 张槐忙安慰道:“没吃多少。是我拦住了。” 张大栓不好意思地摘下帽子。摸摸脑袋笑道:“我瞅着那些菜花花绿绿的,跟花儿一样怪好看的,我就忍不住想尝尝。” 郑氏有些好笑,问道:“你肚子没有不舒服吧?待会热热地喝一碗汤,暖暖胃。” 张老太太瞪了他一眼,道:“还是那么馋。”转向郑氏。“菊花,娘觉得那跳舞怪好看的。咱们过年没请唱戏的来?” 正好小葱进来,急忙接道:“请了。明天就来。是我想着。这三十晚上,该咱们自家人说笑。明天后天唱戏,大后天有说大鼓书的,再大后天……” 郑氏打断她话道:“还大后天呢!过了三天年,咱们就要忙了。哪有工夫看这些。” 张杨点头道:“不错。是该好好预备,说话间你就要出嫁了。虽然一切从简。也不能太寒酸。你可是咱张家长女。” 小葱急忙摆手道:“先不说这个,先过年。”扭头就出去了。 众人都笑。 张杨对南瓜道:“去,到门口瞧瞧你大哥回来没有。” 却见板栗牵着玉米,顶着一身寒气进来,笑道:“不等我回来就过年?” 张大栓忙喊道:“那还能不等我大孙子!板栗,爷爷要跟你喝两杯。” 花生也大喊:“我也要跟爷爷喝两杯。” 众人哄笑,遂纷纷入座。 张老太太招呼道:“都来坐。杨子媳妇,青蒜她娘,都过来坐。” 老两口都爱热闹,长辈们年纪大了,小辈媳妇尚未进门,因此也没按规矩把男女分开。一家人聚在一处,张大栓老两口带着儿孙坐了一桌,郑氏和曹氏妯娌带着小葱姊妹们另坐了一桌,连吴姨娘和柳姨娘都敬陪末座。 坐好后,张大栓首先端起酒杯,举目一望—— 儿孙齐全,比在桃花谷还齐全,那时小儿子一家还在外地呢,因此心下十分喜悦。 “咱们大伙儿先喝一杯,再吃菜说话。”他乐呵呵地宣布,又转头问老婆子,“他娘,你可有啥要说的?” 张老太太老脸笑得开花,连连摇头说没有啥要说的,却又望向板栗道:“就是板栗,你啥时候娶媳妇回来,奶奶睡着了也笑醒了。” 关于板栗的亲事,张槐和郑氏跟老两口反复解释,道是他如今身份不同,不能随便娶,把这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