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二章 (第1/2页)
说起来,朱大太太也没在婆婆面前立过规矩。//78小说网无弹窗更新快//当时她一过门,就跟着朱大老爷去了任上,公婆不过是逢年节时见上一面,客客气气的就过了。 可是朱大太太很期望能让儿媳妇对自己服首贴耳,恭恭敬敬。她这么出色的儿,娶了这么个媳妇,李家丫头上辈可是烧了高香了。 又林留心看着桌上每个人都吃了什么菜。 虽然桌上菜肴丰盛,朱老太太也就动了干丝和虾仁两样清淡的。老爷没看出有什么特别偏好,什么都动了一些。大太太和朱老太太完全相反,她看来对红烧排骨和扣rou更偏好。朱慕贤则和朱老爷一样,每样都动过,但蒸鱼吃得多些。 跟胡mama打听来的差不多,老太太本就是江南人,口味偏清淡。再加上人有了年纪要养生,肯定不能大鱼大rou的吃。大太太是北方人,这口味就重些。 大太太心思并不在用饭上头,她心里各种念头转来转去,她看着同坐在一张桌上的儿媳妇。 年轻可真好,皮细得跟缎似的。手看着也细滑——肯定在家里也是娇养着没做过活儿的。 朱老太太笑着说:“今儿汤不错,天气燥,多喝点汤水。” 大太太答应了一声,朱老太太又想了起来,转头说:“我记得那年夏天你们家烧的那个荷叶羹很好,你娘还说是你亲手做的呢。” 又林也笑着说:“那天出去划船,正好折了很多鲜荷叶回来,就把荷叶磨碎了做羹了,其实还是靠着鸡汤提着味儿。” “说到鸡汤,都是一样煮法,可那回喝的特别清爽呢?” 又林想了想:“我用茶叶把汤上头的油吸去了。” 朱老太太笑了:“怪不得呢,你倒是会想点。” 朱大太太看了这和睦融洽的祖孙二人,心说,这张嘴倒是巧。挺会说话的。可是看那样儿哪象是能进厨房的人啊。 反正日还长着,过日可不是光凭一张嘴会讨巧卖乖就能行的,就算刷了金漆,日久了也得露原形。 一回屋里。朱慕贤就问:“你几时还做过好汤?让祖母到现在还念念不忘的。几时再做一次给我尝尝。”又林抿嘴笑:“现在时节不对,那羹是大暑天儿里做的。现在小荷才露尖尖角呢。” 朱慕贤把小荷才露尖尖角念了两遍,目光忍不住就在又林身上勾旋打转。 可不是么。 她还这么……这么小。 面庞和身体娇嫩得就象刚刚露出水面的嫩荷叶,正是诗里头说的,羞颜未尝开。 两人宽衣安置,又林还是有些僵硬,仰面躺着。好大会儿一动都没动。 当然也没睡着。 朱慕贤心里怜惜她,纵然有什么想法,也是自己忍下了。他一时也睡不着,往常这时候他都是在读书。可现在是新婚,祖父下午还打趣他,让他可别又捧起书本把新娘一个人晾起来了。 “下午祖父找我说话。” 又林微微侧过脸看他:“都说什么了?” “祖父决定回京一趟,我们也一同回去。说起来,也该去一趟。父亲,哥哥嫂他们,也都该见见。” 又林已经猜着几分了。并不特别意外:“有说什么时候动身吗?要去多久呢?” 朱慕贤倒没有瞒她:“可能得不少日。祖父当初的事又有另一番说法了——” 又林一惊,不过随即镇定下来。今天看朱老爷模样还是一如既往,老太太心情也很好,还有心思跟她说汤羹,应该不是飞来横祸。 也许是要翻身? 但是又林也没有多大欣喜。 官场上的事情谁都说不准,虽然朱老爷当时被牵累不无冤枉,但是俗话说人走茶凉,这做官向来是好几个萝卜都盯着一个坑,你走了自然有别人来顶上。朱老爷已经是古稀之年,这种年纪含饴弄孙差不多。东山再起基本可能性不大,不是人人都象姜牙那么老当益壮的。 朱老爷已经没有威胁性了,别人自然会给几句好听话,说不定还会给个闲职,把他养起来。又林虽然不懂这些,可是平时长辈们议论。书也读了不少,她也能估摸出几分来。象国监,鸿胪寺这些地方,事儿又少,说起来还很好听。 因为又林不说话,朱慕贤想着,她肯定是为了一嫁过来就要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而感到难过。 这个消息是太突然了些。 虽然朱慕贤之前也知道他不会在于江住一辈,可是也没想到会这么快就离开。他总觉得,倘若能中举,再进京,那起码得一年半载甚至更长时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