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4章 青州 (第2/2页)
到了卖马车的老板那里,看着他将马车和马布置好,暗暗地记在心里头,让一家人上了马车,扬起鞭子,小心翼翼的架起马车来。 张管事不愧是挑的一匹好马,黑马很是温顺,指哪走哪,而且速度也不慢。 有了马车之后,童知信一家人来回便是十分的方便。 因为童招银也在县里,童枝儿便将铺子开得晚一些,等童招银下了工,让他一道上马车回家。 “童四哥回来了。” 马车进到村子里的时候,不时有人对童知信打招呼。 因为他们家收购村子里花生的缘故,大家都对童知信有一份感激之心。今年的花生卖的早,赚的银子比去年小贩来收的时候多了几十两银子,他们心里头对童知信一家自然是感激的。 “爹,你们回来了。” 听到声音,童朵儿从屋里头走出来,笑着看童枝儿等人。 屋里头,方翠微已经做好了饭菜。 一家人吃过了饭,童枝儿便告诉大家,她想去青州进货回来卖。 “再过三四个月便要过年了,咱们进些干货回来,放的久一些,而且现在买也便宜一些。”最要紧的是,青州富庶,她早就想去看看了。 童知信和方翠微点了点头,童珠儿和童招福都有些兴奋。 不过,童朵儿确实有些失望。没办法,她定了亲,不适宜抛头露面的。 童枝儿将她的神情看在眼里,问道:“大姐,你有什么想要的,到时候我们给你带回来。” 童朵儿摇了摇头,“办货要紧,我没什么要带的。” 方翠微留在铺子里,童知德帮着照看,罗氏与童朵儿一道在家,童知信、童枝儿、童珠儿和童招福四人驾着马车往青州出发。 大概过了一天一夜,第二天中午的时候,他们到了青州。 高高的长着青色苔藓的城墙,大大的“青州”二字挂在城楼之上,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亮亮的光。 城内人很多,童知信等人从马车上下来,交了银子,将马车停在有专人看着的地方。 “哇,二姐,青州好大。” 童珠儿感叹。 童招福的眼睛也亮亮的,“先生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出来,永远不知道自己生活的世界有多大。以前我以为县里就是很了不起的地方了,此刻到了青州我才发现自己的视界有多渺小。” 童枝儿听他这么说,心里头高兴,她最怕童招福接受会被读死书的先生们教成一个书呆子,接口道:“阿福,往后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就出来历练历练。” “嗯。”童招福点了点头。 “咱们快进去吧。”童知信道。 三姐弟手拉着手,紧紧的跟在童知信身后进去了。 吆喝声、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在各种各样的声音中,童枝儿的视线放在了一个馒头摊前。 “走走走,叫花子,别挡着我做生意。” 不很不耐烦的声音,然而,这没什么特别的,吸引童枝儿目光的是站在馒头摊前的一道修长的身影。 凌乱的,隔了三米远都能闻到异味的头发和衣裳,那人的脊背却是挺得笔直。 “我不是乞丐。” 傲气而冰冷的声音。 “你穿成这样还不是乞丐?能拿出钱来吗?一个馒头两文钱……没钱,那就给我滚开。”馒头摊老板讥讽。 季谷子瞧了眼一脸不能耐的馒头摊老板。 “瞪什么瞪,我就是不给你们这些乞丐,怎么样!” “老板,给我来两个馒头。” 一道细柔的女声传来,馒头摊老板抬头,笑眯眯的打量着童枝儿,立刻包了两个馒头给她。 “姑娘,给————” 童枝儿接过,从荷包里掏出四文钱。 “给……” 童枝儿将热乎乎的馒头递给季谷子。 季谷子邹了邹眉,转身便走。 “等一下,”童枝儿快步上前,拦住他,“嗯,你有没有兴趣做我家铺子的账房先生?” 季谷子深深地看着她,半响又低头瞧着她手里的馒头。 “这个是预付的工钱。” 季谷子又抬起头看她,那眼神写着“你叫铺子一个月就四文钱的工钱?” 童枝儿的脸有些红,“一个月工钱一两银子,来吗?” 季谷子没有说话,不过,他慢慢地接过了童枝儿手里头的馒头。 这是,接受了? “嗯,我们现在有事情要办,你在……”童枝儿看了看,指着一个酒楼道,“你在那里等着,我们办完了事就回来。” 季谷子点了点头,抱着馒头往酒楼那边去,找了个角落蹲着。RS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