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8章 :眉目 (第3/3页)
隐间,竟然将杨茜排斥在外。 张德容偶尔轻轻几句话,就将陈楚带入到话题中。还好的是,陈楚虽然算不上精确国学,但也算不上不学无术,倒是能聊上这个话题。 就在一边,杨茜嘴里泛着笑,根本上没能参与到话题中。 大约十几分钟后。 继续听着陈楚三人聊天,杨茜似乎心知今天没有什么可能和张铭接上话头。 她站起来提出了告别。 “张行长,等改天我再过来拜访您。” 她的双眸之内,带着无尽的柔和之意落在陈楚身上。 张铭站起来道一声别,却没有相送的意思。 陈楚和张德容对视一眼,张德容脸上更是微不可见地露出一丝喜色。 目送杨茜离开后,张铭才坐下来。 陈楚的目光,又一次落在“慎独”两字上面。 张铭看一眼陈楚,早就见到陈楚目光在刚才交谈时好几次落在那幅字上,他笑问道:“陈老板,那幅字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我只是觉得这两个字,好像有种熟悉的感觉。”陈楚道。 “熟悉”张德容笑问道:“陈老板,这是张行长以前的珍藏,你以前应该没有见过吧” 陈楚笑道:“不是,我只是觉得这幅字的行字风格,有种很熟悉的感觉。” 张铭笑一声,显然对陈楚的话不以为意。 “陈老板,你应该是看过类似作品吧”张德容问道。 “嗯,是的,我总觉得这幅字和湘省曾文正有几分相似之处。你看这两个字,不仅仅形像,就连神韵也有几分相通之处。” 张铭眉头轻扬起来,看着陈楚时收起不以为意之色。 “相通之处”张德容不解,道:“陈老板,你的意思是这幅字,是专门模仿曾国藩的字体写出来的” “当然不是。”陈楚笑道:“这可不是简单的模仿,这两个字有自已的特色,写这个字的人,肯定不是刻意模仿。” 张德容看一眼张铭,笑问道:“张行长,陈老板说的大概不会是真的吧” 张铭道:“差不多吧,陈老板,你也精通书法” 陈楚摇头:“不算算精通,只是略知一些皮毛,我在羊城工厂的厂长是一个书法爱好者,偶尔我们会提到相关话题。” 张铭问道:“那陈老板又怎么确定上面的字体和文正公有关” 陈楚道:“我看过不少曾文正的著作和书法作品。” 张铭看着陈楚,笑起来:“是吗陈老板,我刚好也拜读过文正公的不少作品。” 陈楚笑道:“我读文正公的著作不求甚解,最多只能算一知半解,有空的话还要向张行长讨教讨教。” “陈老板都有看过文正公那一些作品呢”张铭脸上带着浓重的兴致,问道。 陈楚笑着答了几本书的名字。 “陈老板,除了冰鉴外,你所说的其他三四本书都很少有人读。”张铭道。 陈楚笑一声,道平时时间太少,其他作品也没有来得及看。 张铭微微点头,道:“不错,像陈老板这样能用心读书的人不多了。其实,像冰鉴这样的书多看一些绝对没有错。” 两人很快就提到冰鉴上面的内容去。 两人有一句话没一句聊起来,在一边,因为没有看过冰鉴,张德容竟然被凉到一边。 越是说下去,张铭越是高看陈楚一眼。 在讨论陈楚提到的那些著作时,陈楚也有不少自已的见解,显然,在这上面肯定下了不少苦功夫。 就像找到知已般,张铭时不时提到自已对这些著作见解,大约二十多分钟后,差不多忘情的张铭甚至就是一个人在阐述,陈楚也是偶尔能插二三话罢了。 看到如此健谈的张铭,张德容脸上露出讶色。 他由不得看一眼陈楚。 陈老板果然是好运气 从两人的言谈中,他已经看出陈楚对曾国藩应该有过研究,而张铭对曾国藩的研究似乎更要深入得多。 时间渐渐流逝。 转眼之间,墙上钟点已经指到了十点。 在一边的张德容已经泡了好几次茶,一次地为交谈中的陈楚和张铭添满。 足足两个小时时间,张德容在听着张铭和陈楚谈论。这两人阅历十足,在提及前人著作时也会结合,让张德容这个门外汉也听得津津有味。 当时间来到十点钟时,张铭不经意抬头看一眼墙上挂钟,道:“这么快就到十点钟” 其中语气,隐隐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陈楚也看一眼时间,道:“没有想到竟然这么晚了,张行长,唠叨一个晚上,我们也不打扰您休息了,要不改日我再登门拜访” 张铭笑道:“欢迎至极,陈老板,你是什么时候出来工作的” “我是三年前毕业的。”陈楚道。 张德容笑起来,见缝插针说了几句陈楚的情况。 “不错,陈老板还真是年轻有为。”张铭道。 陈楚谦虚说了几句话。 “陈老板,我听张局长说,你在羊城是做服饰生意的对了,你创立的那个服饰品牌叫什么名字”张铭问道。 现在心态较为平和的陈楚,这个时候也是微起波澜。 在闲聊了那么长时间后,在他要提出告别时,张铭终于提到了正事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