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34章 :启动 (第1/2页)
吴天成看着在自已面前的陈楚,脸上神色有一些惊叹。 这位陈总,这么年轻就创立这样一番事业,还真的是不简单 “陈总,对我们提出的开发计划,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吴天成看着陈楚,脸上露出一抹平淡笑容,道。 “有。”陈楚道:“大地商业地产公司为什么要启动这个项目吴总要是真的按你所说的规模做这个项目,开发项目的开支一定是个天文数字。” 虽然说,仅仅从冯希凡口中得到这个计划的部分信息,但对这个项目将要动用多少资源和资金,陈楚心中隐隐也有数了。 二个亿。 如无意外的话,这个项目要动用资金,将会在二个亿左右。 这样一笔资金,对于现在的陈楚来说,虽然不能算是一笔天文数字,但也是极大的负担。 就和大地商业地产公司联合开发这一个项目,对陈楚来说依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这样一笔资金,在西部某些地区甚至可以建立一座微型城镇了 “资金完全不是问题。”对陈楚的提法,吴天成却是不以为意。 “陈总,我们二家开发这个项目可以申请银行贷款。”吴天成笑道:“以现在的行情,银行的钱多得满天飞,我们只要出三成本金,其余七成资金我们可以通过银行获得。” 陈楚听到这里,不着痕迹地点头。 确实。 二零零九年初,对地产商来说是最好的黄金时代。 在刺激经济增长挂帅的这年,央行银根放松,地方不少项目纷纷上马。只要项目评估不是很差都容易从银行处贷到款项。要是等到二三年后政策风向变化的话陈楚相信,这样一个项目想从银行处贷得一分钱都很难,除非开发者和银行之间的关系很硬。 这是最美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陈楚心中突然间就浮现出这句话。 “吴总,你们有对这个项目进行评估吗”陈楚双眼微微一眯,问道:“比如说,这个项目盈利性问题。” “我们有做过调查,但是没有做过评估。”吴天成脸上现出平和之色,指了指自已的脑袋,笑道:“陈总,我做生意有时更相信直觉。我现在的直觉告诉我,这个项目盈利的可能性很大,要是我现在错过了这个项目,将来说不准就会后悔” 陈楚笑起来,道:“要是你们真的做过调查的话,就应该知道现在羊城批发市场已经饱满了。最近十年,就算有新的批发市场出现,也是出现在原来批发市场附近。” 这是一种集聚效应,在某一种程度上正是传统批发市场的优势。一个商圈在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不断集聚下,规模变得越来越大。 “吴总,你对传统批发市场不了解。”陈楚摇头,道:“就算是同一处集聚的二个不同批发市场,哪怕他们之间距离就是相差几十米,人流量、交易量都有可能相差很大。比如说,在火车站附近,有两个不同的服饰外贸市场,他们的规模差不多,地理同样处于火车站大道上两个场子相差大约一百米。但其中一个场子的档口,几平方米的租金差不多要一万块一个月,另外一个场子租金只要二三千块钱。” 这中间差别,又有谁说得清 据陈楚所知,那个租金较低的场子,他们也曾经用过不少法子招租或者提高人流量;场子的开发商还请过风水大师来改造场子的风水格局但最后还是没有什么用 “是吗”吴天成脸上,现出很有兴趣神色,等待陈楚继续说下去。 “还有。”陈楚叹一口气,道:“没有永远兴旺的场子,一些原来很赚钱的场子可能再过几年就不赚钱据我所知,河沙批发市场一些批发场,租金从去年初的一万二千万,直降到年未六千块钱,但还是有不少档口没有能转租出去。” 这样价格变化,仅仅发生在半年的时间里。而据陈楚收到的最新消息,河沙批发市场的不少档口,到现在为此租金还是处于低位运行状态中。 “现在兴旺的批发场子未来不一定还会兴旺吴总,像服饰批发这样的商业租金发意,不像住宅租金生意那样稳定批发环节的租金变化,比零售环节甚至还要大。”陈楚像是想到什么,发出了这样感叹。 作为一位十多年的行业老兵,陈楚就像个旁观者一样,观摩着这个行业的变化。 商业批发市场的租金生意,利润虽然有时比住宅出租生意要高得多,但实在是过于变幻不定了。 一间住宅套间,其租金往往是固定的,而且很有可能以每年不大不小的幅度上升;但商业地产租金变化就大了,今年五千元的临街铺位,明年有可能就涨到六千元,但也有可能重跌回四千元至于批发场子租金,变脸起来有时比股市还快。 陈楚想到未来四年里,因为外贸的滞步增长,使得一些外贸批发场生意变得分外难做;羊城火车站附近,一些原本做鞋类和服饰的批发市场,其租金水平甚至从原本过万元的水平,下跌到三千元甚至更低水平。 用行业人来说,这些市场已经做“烂”,没有多少商业价值。 曾经的繁华往往就是一个转眼,就变成过眼云烟。 “谢谢陈总提醒。”吴天成这时反而哈哈声笑起来:“有陈总这个行内人提点,我们场子想不兴旺都难陈总,要是按你们时尚萃原本计划,建立为网络市场服务的批发市场呢” 与网络市场配套的线下批发市场 听到这几句话,陈楚眉色微微缓和。 “不知道冯总有没有和你提过,这个项目将会分成三期,第一期就是为网络销售市场服务的。”吴天成道。 至于第二期和第三期,自然为线下批发市场服饰。 陈楚点头。 这一件事,冯希凡自然也有所提及。 “冯总,谢谢你提醒我。”吴总又一次地向陈楚表示了感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