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75)如果我知道! (第1/2页)
车内的氛围是沉寂偶尔伴随着林诚深沉的呼吸声,孟晓梵坐在一旁是静静的观望,这种眼神在林诚看来是一种等待,等待着自己讲述自己家中在很多人看来有些怪异又略带点传奇色彩的状况。 “其实我爸和我妈是一类人,他们都向往繁华的都市生活,都想一心改变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状态,所以当初他们一起离开老家出来闯荡的时候,是下了誓死的决心的,一定要在外面混出头来。以我爸目前的状况来说,我觉的他是典型的有见识没文化,可能从商的这些年文化也长了点,我爸胆子挺大的想到什么事都挺敢干,我妈帮他分析觉的可行就支持他,一路跌跌撞撞各种机遇和运气吧。我妈也没文化,但是我觉的她还算是有智慧的女人,其实我爸很尊重她的,有事一般都跟她商量的,可能这些年稍微少点,因为公司运行的还算顺利,但是有重大事情他也回去跟她说的。” “给你爸找床伴也是你老妈的一种智慧?”孟晓梵在一旁好奇的询问着。 林诚挤出个尴尬的笑容来:“算是吧,在某种状态下。”林诚轻叹了口气:“他们刚来北京的时候什么都没有,两个人跟很多人一起挤在那种石棉瓦的房子里,一开始四处打散工。后来,石棉瓦房子里有一家子人卖菜,挣的还算多,我爸跟我妈就跟人打听怎么能批菜贩菜。后来他们就真的去干了,在个菜市场卖了一年多菜,碰到个跑运输的,我爸觉的两个人都卖菜浪费人力了,就跟个跑运输的套近乎后来认了个干哥哥,想让他带着去跑运输,我妈也支持我爸,她觉的能挣钱的都是好事,后来我爸就跟人去买了个假驾照,跟着人整日整夜的开大车拉货去了,我妈依然在那个菜市场卖菜。跑运输真的挺挣钱的,那时候他们日子算开始稍微好点了。” 林诚停下来沉默了一阵:“我爸那时候时常跑山西内蒙,常常拉着煤往北方的各城市跑,跟我爸搭伙一起跑的是个山西人,后来在一起挺熟的,那几年也攒了点钱。看着一整车一整车的煤都是从小煤窑运的,后来他们几个还不错的人在就决定一起凑钱在山西包个小煤矿。” “啊?林叔叔还当过煤老板呢?”孟晓梵忍不住在一旁插话到。 林诚看着孟晓梵上扬了下嘴角:“是,当过!” “我爸跟我妈说她得自己受苦了,我妈说没事,她乐意。那时候私人小煤窑管的特别松,偶尔有检查的给点钱打点打点根本没人管。我妈留在北京坚守菜市场卖菜,是因为他想把我接到北京来上学。我大概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来的北京,当时样子别提多土了,是借读生。我们同学都没人看的起我,特别是知道我妈在菜市场卖菜的时候,就更没人爱理我了。有一次一个同学奶奶跟我说,你妈昨天卖我菜少给我二两多,后来就直接转头跟那同学说以后少跟他玩。那时候他们不是叫我乡巴佬就是叫我卖菜的。我特别难过的时候,就跑去跟我妈说,我说同学们都叫我卖菜的。我妈说卖菜的怎么了?有一天他们都得叫你老爷!” 林诚转头看向窗外似乎又看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那个时代不免会有个人的身影划过,他想了一下还是没有提:“我爸在山西当煤老板那些年,真的挣了不少钱,后来山西有个矿出矿难了,然后私人小煤窑开始查的严了,查到了罚的钱也多。他们一起开矿的人就开始有人撤股,剩下的人分摊的罚款就更多了,后来我爸跟我妈想了想觉的越来越不合适了,就从那煤矿里把股扯出来了,我爸带着他那些年挣的钱回了北京。也是机缘巧合吧,无意中在北京郊区发现个乡镇企业生产建筑材料的,不大其实最早就是个砖厂,后来也开始生产外墙砖什么的,后来我爸跟就决定把那个砖厂承包下来了,也算是开了一个小公司。” “那时候北京起初就没有什么房地产市场,刚开始挺艰难的,我爸为了推销砖到处跑都是些工厂企业什么的。只能算是勉勉强强撑下来的。一直坚持了挺长时间,后来有一次联系到一笔大生意那时候我都上大学了,对于他们来说是笔特别大的生意,有个开发商要开发一个楼盘项目挺大的,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爸跟他们联络上之后,他们要的货特别多,可是他们没钱给,那时候都是期房,边卖边回钱再边盖。那个开发商问我爸能不能先垫付,那生意真的算是他们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生意了,我爸也犹豫了,我妈跟他说干。后来我爸就咬牙去贷款还跟好多熟人借了好多钱,把那笔生意给接了。那时候房地产市场也不是那么火爆,开发商的房子卖的不好,钱死活回不来,楼也盖不下去了,可是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