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穹圣雄_第135章 天界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5章 天界山 (第1/2页)

      唬唬噜的族群世界内没有金钱概念,一切衡量的标准都是以粮食和土地衡量。其中土地作为长期效益的资产,一般不作为小价目的交易对象,类似于地球上贵金属这些硬通货。而耐存储的谷物才是唬唬噜族老百姓流通的现货。

      所谓付“现食”,就是唬唬噜族人在外办事,一般都会带着很多充当脚力的走兽从事短途或者长途的贸易贩卖或者运输,这种些动物驮量惊人,都是巨兽而且速度极高,因此他们背负的物资就是流通物,不过一般很少有长途付现食的情况,短途居多。

      另外就是交易“仓谷”,这是较为常见的。

      唬唬噜族人外出一般备有类似于身份证一样的石牌,以及一本特殊的“存折”。说是存折,可根据雅砻的观察,简直比电子刷卡还有效率。

      这种小本本,称作“仓券”,是证明你家拥有多少标准满仓粮食的资产凭证。

      如果你家有120万仓满仓的标准粮仓,那么仓券上就会记载,消耗和产出一般每100个须弥界年份全村核查一次,全国十万个须弥界年份核查一次,进行核账销帐。

      这种仓券还可以分账,分账出来的仓券被称之为流水仓,有点像粮票的功能一样,不过效力比粮票强得多,是可以便于使用的支付现货和购买力凭证,就像钱币、银行卡之类,不过购买力是粮食而已。

      流水仓都由各村统一核发,并且全国流通,凡是你消费必须有记录,商家备有你签名的存单,所以唬唬噜族比人类早亿万年就出现了*和信用凭证,以证明你消费过,而且还得签名。

      流水仓交易过后,因为支付的对象是粮食,因此全国每十万个须弥界年份进行一次核账销账,每一千万个须弥界年份账目配置之后,将各村最后需要支付和收入的粮食,统一进行调运。就像银行结算系统一样,只是唬唬噜族人纯粹由人力完成而已。

      “这个东西叫做巧克力,很好吃,你尝尝。”

      “现食”交易,支付的必须是耐储藏的食物,煮熟的和即时消费品不能使用。

      “叽叽呱啊,什么是叽叽呱啊?”

      “叽叽呱啊”是唬唬噜族语中巧克力的发音。

      巧克力拿到手中,唬唬噜男人挠着头,一点看不出这是什么能吃的东西。

      “你看,把外边这层不能吃的纸撕掉,然后你再闻闻。”

      “嗯嗯嗯,一种很奇怪的香味,真的很奇怪。”将巧克力一口吞在嘴里,矮胖男人立刻露出欣喜的憨容“很好吃,真的很好吃,说吧你要开价多少。”

      “一条十天!”

      “哈啊,十天!”

      男人也是吃了一惊差点咬到舌头,而且这时候心中不禁在想,这人类真敢狮子大开口,一条黑砖竟然开价十天,不行。

      “不行,二十条一天。”

      矮胖男人说道,对刚才那个滋味还回味无穷。

      “你看,这是哈啰村开具的兑换证,十条巧克力相当于一仓橡橡稻。怎么样,让不让住,不让住我就去主村长家。”

      “什么啊,是哈啰村的兑换证!”

      矮胖男人吃了一惊,拿过雅砻手中的兑换证仔细在食物普上查找起来。

      哈啰村是唬唬噜族族群内最具权威的村庄,各种鉴定机构的总部都设在这里,尽管其他村子也有分支,但权威就是最有说服力的。

      任何一种新出现的食物都会根据其营养价值、口感、幸福程度、稀有性以及其他标准,根据唬唬噜族的粮食作物,“橡橡稻”或者“蒲麦”作为衡量标准制定一个统一的兑换汇率,雅砻称之为食品汇率。

      这个汇率根据每一万个须弥界年份内的作物产量和流通量进行一次细微调整,每一万年审核一次,巧克力作为稀有食品,兑换价格自然很高。

      男人以最快的速度翻遍整册食物总谱,愣是没找出巧克力这种玩意儿。

      “没找到还是没找到,不是前年刚刚更新过嘛,这么快就出新品种了,真奇怪。”

      唬唬噜族以贪食出名,本想宰雅砻一刀,不想却被反捅了一刀子。

      “好吧,就一条十天。”

      “这还差不多。”

      唬唬噜族标准一仓粮食的重量差不多在40吨左右,这个重量一个唬唬噜族人很轻松的就能用头顶起来。也就是说一条巧克力的市场价相当于四吨橡橡稻,一天就需要大约花掉雅砻400公斤的粮食。

      而住店的收费一般是以唬唬噜族人一天食量的两倍收费甚至更高。一个唬唬噜族人一天吃四顿饭,每顿四十到五十公斤左右,所以平均一下,也就是四十来公斤,所以一天收费就在四百公斤左右,十天就是四吨,一条巧克力的价格。

      不过刨去每天的食宿和房间费用,说真的,唬唬噜族的客栈赚头,比地球上任何一家酒店的利润都高。

      拿过号牌,号码是539,五层的第39号房。巨大蘑菇形的建筑结构,让客栈能够容纳很多体形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