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四章 桃红的伤疤 (第1/2页)
回到学校后才知道,原来在三月的时候,陈三立上奏,说是为了让学生更有精神念书,每年请设两次短期军事训练,平时强,万一有战事,又可为兵,并请在全国各学堂实行。 谁知道那位萧大人又出来做梗,找了一大堆的理由来证明这个计划不可行,还拉了一堆人苦谏,皇上本来想答应陈三立的,就是慈禧也有些动摇,谁知道不知是谁在暗中使坏,反对的官员越来越多,不得已,慈禧便下了道旨,让先在京城的各学堂试行,如果效果显著,那么明年再开始向全国推广。 于是,男子学堂便订在每年的三月和九月进行一个月的军训,女子学堂这边即没有说要开设军训,也没有说不军训,于是有几个活跃的,其中就包括秋谨,开始上窜下跳的折腾,要求女子也要参加军训,这一来,又掀起了一次轩然大波,据说当时曾夫人想掐死她的心都有了。 为了女子学堂的校服,曾夫人已经是帮我顶了很多压力了,如今又来这么一件事,曾夫人头疼啊,已经有好多的高官阔太太们在找她施压力了。萧大人也开始动所谓清流,折腾着要老佛爷下旨,整顿女子学堂校风,老佛爷很有意思,笑了笑,却把那本折子给留中了。 于是,有关女子军训的问题便一直扯到了现在。听秋谨说完,我有些好笑,道:“你这人可真够笨的,这事儿怎么能闹大了?闹大了,反对的人就越多,最后只怕是不一定会成事儿呢。” 秋谨一愣,道:“这是咱们几个商量好的,觉得闹腾起来了,那些老顽固顶不住烦就会同意了。” 我苦笑道:“你当你们几个是一群两三岁的小孩子。不给糖,坐地上撒会儿赖、耍回泼就行了?” 这时蕙仙点点头道:“我早跟她们说了,这有违圣人之道。只怕是不会应了她们,可她们不听,非要去闹腾。” 这时教室里几个跟着秋谨折腾的女孩子都失望地道:“子君都没法子。那只怕这事儿是不成了。” 我笑了笑,道:“要军训也不难,只是咱们得另外想个法子才行的。” 秋谨一听,眼睛一下亮了起来,道:“快说说,是什么法子?” 我为难道:“这不还没想出来吗?老佛爷既然把萧大人地折子给留中了。那就是她在观望。若是咱们能自己想出什么好法子。把这事儿解决了。她便会驳了萧大人地折子。若是咱们想不出来。那她定然会准了那本折子。到时候。只怕大家都惨了。” 我地话一说完。个个地脸上都显出忧色。我笑着安慰道:“先不要失望。车到山前必有路。大家一起想想法子。自然会有一个是好地。”各人一听。便又开始一群地商量了起来。 男子学堂开始军训。那么我本来地目地便已经达到了。女子学堂这边却是万万没有想到地。看来秋谨在原来地历史中。是甲午战争后才开始觉醒地。如今只怕是已经提前觉醒了。 等下午回到寝室。桃红和晓茜早在房里等着了。两个人正叽叽喳喳地说着什么。我们三人一进来。她俩便止了声。要上前来侍候我。我笑着道:“这里是学校。你们是我地学妹了。就不用在这样了。等回府了咱们再恢复规矩。” 秋谨上前拉住桃红地手。笑问道:“你们刚才在说什么?” 桃红红地着脸道:“其实也没什么。只是在说那位唐姑娘。” “哦?”我有些奇怪地道:“她怎么了?” 晓茜抢着道:“原来她不是唐大人的亲生女儿,是唐大人在四年前收养地。” 我心里恍然大悟,暗道:“难怪觉得哪不对劲呢,顾维均现在应该才出生没多久。若是要娶唐绍仪的女儿。那个女孩应该还没出生才对。”现在听晓茜一说,便明白了过来。 桃红道:“原来唐姑娘是凤阳人。家乡遭了水灾,一家人便逃难到了上海,谁知道她爹娘都先后因病故去了,有一个恶少想要掠她回府,被唐大人半道上给救了,见她可怜,便收了她做养女。” 蕙仙叹了口气道:“真是个苦命的人。” 我却无意中看到了桃红眼角地泪光,却并不说破,想来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