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四一章 威尼斯格拉茨维也纳 (第2/2页)
陈三立听他如此说。有些不以为然地道:“难道萧大人觉得女子便上不得朝堂吗?” 萧大人一惊,暗道:“不好,这岂不是要把老佛爷都给扯进来了?” 就在他惊疑不定的时候,陈三立又道:“萧大人莫要误会了格格的意思,如今咱们出来了,也常看到这洋人的女子也是要抛头露面,出来工作地,且也很出了些女中英杰,所以可见女子若认真起来,比男子也差不了多少,唯一的区别也就是体构造的不同罢了。咱们大清想要赶上洋人,只怕还是要多向洋人学习一下,把一些工作交给适合的女子,做起来,只怕是比男子要事半功倍的多。” 萧大人忙道:“陈大人误会了,只是这千百年以来,女子讲的就是三从四德。” 陈三立有些无奈的道:“萧大人,我曾听格格说过一句话,若大清再不与时俱进,只怕还要落后于洋人不知多少?” 萧大人默念着“与时俱进”四个字,不再说话了,陈三立便停下了谈论,开始打量着广场上的鸽子了。 十二月,我们进入了奥地利的境内,奥匈帝国地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派出了大军一路相迎,进入格拉茨。 格拉茨一词来源自于斯拉夫语,意为小城堡,它是奥地利地第二大城市,横跨了多瑙河支流穆尔河。从巴奔堡家族统治以来,格拉茨逐渐变为一个商业重镇。哈布斯堡家族掌握了统治权之后,王族的亲属们选择这个城市作为自己地居住地。 这时是中欧保存的最完善的古城之一,又受了意大利的影响,城中的建筑都洋溢着南国风韵,那位奥匈帝国皇帝在派出军队的同时,还送来了十几名奥地利宫廷女官,她们会一直侍奉我进入维也纳。 当我们进入维也纳市区时,整个城市都在沸腾,你可以感觉到音乐声从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里传了出来,欢快的圆舞曲,在两边跳舞的民众,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快乐的笑容。 跟我同一辆马车的秋谨感叹道:“难道这个国家的每个人都会唱歌跳舞吗?” 我笑着道:“这里是音乐之都,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圆舞曲,也都会跳舞。就是到了乡下的地方,那些农夫也会拉上两小提琴。” “天那,那他们也真是太有音乐天赋了。” 王月欣笑道:“格格,那你在香港拉的那也是圆舞曲吗?” “那当然,那是“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所作,他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 我又想起了什么,笑道:“这里不仅仅是音乐之都,维也纳还有数百所小学、中学和特殊学校。而且他们的医学学科,在世界是具有领先地位的。他们还有美术学院、兽医大学、技术大学、还有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而且,他们还有一所农业大学。” 车里的人都感到震惊了,秋谨喃喃地道:“这医学和兽医也能成立大学?还有那个什么音乐、表演的也是?” 我轻轻一笑道:“这就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啊?他们并不认为这些不能登大雅之堂。” 王月欣奇道:“洋人还真是让人捉摸不透。” “错了,不是他们捉摸不透,是咱们太过于自负,太过于相信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话了。” 秋谨摇摇头道:“那先贤们错了吗?” “错了就是错了,咱们中国人的一个大毛病,就是死不认错,社会是要进步,就像科学,谁也不能保证,我们现在所知的一切,到了几十或几百年以后,会不会被新的科学推翻呢?” 维也纳,既有“音乐之都”的盛誉,又有以精美绝伦、风格各异的建筑而赢得的“建筑博览会”的美称。维也纳的新年音乐会是大家都知道的国际的音乐盛会,不过那是在几十年以后才开始的。维也纳三面环山,波光粼粼的多瑙河穿城而过,四周环绕着著名的维也纳森林。维也纳还是多瑙河第一个流经的大城市,因此有多瑙河的女神之称。夏天还举行露天音乐会。每一家都会在合家欢乐时演奏古典音乐。更有趣的是,在政府会议前后,也都要演奏一曲。 这里简直就是一个音乐的国度,虽然已经入冬,可是却丝毫没有影响在外面欢歌的人们,他们的可以把空气都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