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亲王_第一五八章 为谁而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五八章 为谁而战 (第2/2页)

也是八年抗战胜利的原因。

    清末时期地军队有多烂,又有多,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大多数当兵的只是为了一份军响窝在里面,有人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可是更多的人是连钟也懒得去撞一下了。

    这个时代的中国,不缺有血的人,可是有血的军人太少了,太多时候都属于被动反抗型,人家来了抵抗一会儿,实在打不过了,逃跑地居多,甲午战争之所以中国失败,逃兵过多也是原因之一,甚至是高级将领带头逃跑,等到事后来斩已经没有什么用了。

    本人在近代地崛起,最大的原因就是整个民族地一种不畏死的精神,本地逃兵很少,在本当逃兵的,回去了都是一个死字,可是清朝不一样,除非你是真闯了让高层觉得拉不下脸来的大祸,有些临阵脱逃的军官甚至回去了还能升官,这便让人总是抱着一种侥幸的心里。在房里的秋谨听到说到有趣的问题,笑着让晓茜去通知了苏迪他们,于是把整节车厢给塞满了人,就连萧大人也跑了过来。

    萧大人在知道了前面的内容后,便转问陈三立,道:“陈大人,大清的军队自然是为了国家而战了,为了太后和皇上而战啊。”

    陈三立摇了摇头道:“这些子,我每尝研究欧洲各国历史,现他们每一次的变革几乎都是以百姓为主,大多数时候是属于为人民或为自己而战。”

    我的眼里闪出了惊喜,果然,牛人就是牛人,不过是出来了一趟,便把许多人要花几十年才能想明白的道理给弄清楚了。

    萧大人不赞同的驳道:“陈大人此言差矣,没有国又哪有家?”

    陈三立笑道:“萧大人,我打个比方,比如说一个作坊,这个作坊里的工人就是百姓,作坊老板给工人多少工钱,工人便做多少事,这话可对?”

    萧大人道:“那是自然。”

    “那如果有一天作坊里没有什么事儿做,作坊主人是不是仍然要给工人工钱养着?才能在有事儿做的时候有人来做?”

    “正是这样。”萧大人点着头。

    陈三立又道:“若是有工人在无事的这段时间并不琢磨自己的活计,只有在有事儿做时才尽自己的本份,可仍然在拿着老板的工钱,况且还有人有可能并不尽心做事呢?再比如,我们都知道,一个作坊要能立足,除了要有过硬的手艺外,还要有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这不是作坊老板一个人能想到的。若有工人不只安守本本,还能有在自己的手艺上有所突破,那么这个工人就有可能得到老板的赏识,得到更多的工钱。”

    这时苏迪忽然问道:“若这个作坊老板是个昏的,工人立了功劳,让他赚了更多的钱,他不但没有奖赏工人,反而还要打压怎么办呢?”

    这时霍元甲也接口道:“正是,反之,老板若是给了他更多的工钱,可是他拿着钱却不做事,又怎么办呢?”

    陈三立笑了起来,道:“你们都说完了,还有我什么事儿?说到这个地步,你们还不明白吗?”

    “呵呵……如今这个世道,老实做活儿的人太少了,而又能做到真正赏罚分明的也太少了,所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变多了。”萧大人说到这儿时,脸上露出了悟的表,看来已经想通了其中的关节。

    可是还有学生,仍是一脸疑惑的看着陈三立,陈三立见萧大人已经明白,转脸一看,还有学生并没有完全闹清楚,便笑着问那些学生道:“你们觉得,只为拿一份军晌而当兵的人可靠,还是为了保家卫国去当兵的人可靠?”

    “自然是为了保家卫国去当兵的可靠。”有学生回答着,与些同时,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明白的表。

    我誓,自己是打心眼里笑出来的,忽然觉得自己带着这么一大帮人出来,真是太值了。不管以后大清会是什么样子,但我相信,至少会跟自己所知的历史大大不同了。

    这时又有人问道:“陈先生,可是当兵的大多数都是书念的少的,有些甚至是不认识字的,他们又怎么会明白这些呢?”

    这时罗胜却不赞同的道:“这是什么话?难道台湾的黑旗军里,个个都是识字的?”

    众人一阵沉默,陈三立想了想,道:“这不正应了上梁不正下梁歪的话了吗?上面的人若是正了,下面的人自然也就会正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