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0章 长崎 (第2/2页)
我微笑着看了眼外面的孔庙,笑道: 有孔庙呢,明朝的时候,就有僧人在这里修建了崇寺、圣福寺和福济寺,被称为“长崎四大唐寺”,数百年来一直香火不断。还有许多来这里经商的华人建的“唐人馆”、在这儿,还有一条新地中华食街。” 秋谨的眼睛睁地大大的,道:“唐寺?不是明朝的时候修的吗?” 月欣笑着推了她一把,道:“这点弯儿,你就转不过来了?这就跟美国的唐人街一样,他们把咱们中国人都叫唐人呢。” 秋谨啧啧了两声,道:“咱们在他们眼里,还是几百年前的样子吗?真是太落后了,落后就要挨打啊,难怪了,原来咱们还在过着唐朝的子啊。” 我听着她一语双关的话,叹了一口气,道:“今天不许谈这些严肃的话题,可是我的生呢。” 秋谨笑着也推了我一把,道:“是,老寿星,今儿咱们就开开心心的给你过寿。” “阿谨,我不老 “是是是,你不老,我和月欣才老。” “你们俩斗嘴,干嘛老捎上我?”月欣不满的瞪了一眼秋谨。 我忽然笑了起来,道:“都别争了,要是在大清,咱们只怕都嫁人好几年了,指不定孩子都跟一串了。哈哈……” 说说笑笑间,我们已经到达了目的地,马克早就在那儿带着一脸笑意的迎接着我们了。 这里是马克在长崎新买的一处住所,他把妻小也都接了过来,不过让我意外的是,他只是觉得,趁着这种机会,多让孩子在他们有条件的时候,多看看世界,并不是只为了家人的一点思念之。 我一下车,他和妻子都向我行了一个很正式的社交礼,便迎了上来,马克笑道:“生快乐,下,祝您年年有今,岁岁有今朝。” “马克,你这中国话,还真是越说越溜了,不过我是女人,我可不希望年年都来这么一回,这不是在提醒我,年纪不小了吗?” 众人都是一阵笑声,他的妻子叫玛莎,也会说中国话,不过还比较生硬,不过很有诚意地道:“下,祝您生快乐望您能青永驻。” “这话好,我听。”我笑着跟着他们夫妻一起走进了屋去。 转眼已经翻过了中国的农历新年,现在已经是一九八七年了,在长崎,出现了一件新鲜事儿,这里开办了一所女子技工学校,专门传授一些女子比较容易学会的谋生技能,还开办了文化课,专门教授中文和英文。 而最让意外的是,这个学校,对于前一千名以内报名的学生,不收学杂费,还管一天三顿饭,一应费用,皆由学校出,入学还要进行考核,合格了才能入学。另外还有一个条件,就是学生入学时,就必须和学校签定一份合同,毕业后,必须要在学校指定的工厂做工五年,在前期,每个月的工资会扣出一部份偿还学费,直到偿清所有学杂费用,五年后,只要还清了学杂费,是去、是留,自行决定,学校和工厂绝不干涉。 这个条件一出,就有许多穷人家的孩子,把自家的女儿送了过来,不过大多数都是华侨,本的百姓里,竟然没有几个带着女儿来的,马克有些着急,因为一个月了,才招了一百多名学生,而其中竟然只有十几个是土生土长的本姑娘,还都是因为家里穷的实在没办法了,才送来的。 我们都很清楚,这是本人还在仇视着美国人和中国人,他们不肯进由这两个国家出资办的学校,更何况,这个学校还都是招的女孩子,他们虽然觉得,把孩子送进学校里能减轻一些家庭负担,可是却并不如马上把女儿送进大户人家做工,能马上有钱收。 我只是笑了笑,对马克道:“你不用太着急,这一百多个学生,就是我们的开荒石,这点儿钱,难道你还赔不起吗?放心吧。” 马克有些急道:“我的下,为什么您就能这么笃定,那些本人以后一定会来呢?” “他们当然会来,因为他们会看到,看到那一百多个学生的变化,当这一百多个学生,把自己家的况“他们当然会来,因为他们会看到,看到那一百多个学生的变化,当这一百多个学生,把自己的家庭况改善之后,他们就会打破了头的来了。到时候,只怕你又要觉得,人是不来的太多了,自己是不是能消化的了那么多女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