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39章 李鸿章死了 (第2/2页)
,房间里突然变的极为安静,光绪愣了一下。看向陈宝箴,陈宝箴也同样皱着眉头,看着他,君臣二人脸上都显出了一丝不满。 陈三立见到此形,只得硬着头皮道:“皇上,臣以为,如今还是要给李中堂一个追封才是。” 光绪点了点头,道:“那就追赠太傅,晋封一等侯爵,入贤良祠,在京师建专祠,由其嫡子李经述袭一等侯,列位卿以为如何?” “皇上圣明,正应该如此。”下面人等齐齐回复着。 “皇上,臣有一事启奏。”载沛站了出来。 众人都吃了一惊,难道这孚亲王还要跟个死人过不去不成?光绪想到的,却是今天一早的事,暗道:“难道载沛想要报复不成?” 可是光绪的面色却是未变,问道:“哦,孚亲王但说无妨。” “皇上,臣以为,李中堂功在社稷,于洋人中也是极有威望之人,所以,臣以为,应当让李中堂更为风光些才是。” “哦?”光绪有些意外,旋即也有些明白了,李鸿章已经是死人了,他还有什么好报复的?于是问道:“依孚亲王之言,应该如何?” “臣以为,追封是应当的,只是臣以为,皇上应当在京郊皇陵附近选一处,建忠烈陵,中堂大人将为入陵第一人。” 所有的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与皇陵相邻,这得是如何的荣耀。只是,孚亲王这唱的是哪一出?所有的人都目光灼灼地看着载沛,载沛毫不在意,继续道:“皇上,这忠烈陵不同与贤良祠,臣以为,还得要请李中堂的嫡子李经述,扶灵进京,将中堂大人安葬于忠烈陵,以后,但凡是我大清的功臣,都应该入陵,以供后人瞻仰。” “皇上,不可,此事还需从长计议。”肃亲王善耆上前阻止道:“我大清皇陵,乃是尊贵之地,岂能随随便便就去建一个不属于皇室的陵园,万一要破了我大清的风水,这责任有谁来担当?” 善耆看向载沛的眼光,如锋利的刀剑,恨不能将他千刀万剐,下首的众人,都看向了光绪,因为大家的心里都清楚,善耆其实隐藏的意思还未说出,那就是李鸿章是个汉臣。 光绪看了眼载沛,又看了肃亲王善耆,有些犹豫,再看向陈氏父子,可是陈氏父子却是神色未动,他愣了一下,忽然有些了然,这一间屋子里的大臣们,有汉有满,大清之圣祖开始,虽然一直都在强调着,要满汉一家,可是满人说这话,也不过是为拢络人心罢了,真要满汉平等,或是满汉一家的话,只怕是这个大清早就不同了。 只是,祖宗规矩压在头上,他当初再想重用汉臣,可是也仍然缚手缚脚,看向载沛,他忽然脑中难得一片清明,自己今天若是同意了这个提议,那么他这个皇帝也就得尽了天下汉臣的心。 想到这儿,他抬起头,眼中放出坚定的神色,道:“此议甚佳,就依孚亲王所言,以后无论满、汉,凡是有功于我大清之人,都可进入忠烈陵安葬,选址之事,也由孚亲王与崇绮大人来督办吧?” “皇上!”善耆跪了下来,还要再劝,光绪却摆了摆手,道:“肃亲王不必多言,朕意已决。” 载沛忽然也跟着跪了下来,口中道:“皇上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载沛跪了,而皇上也显然是支持了孚亲王,更何况,在书房内的汉臣们,内心的激动,不是那些满臣能够明白的,于是,陈氏父子也带着头跪了下来,口呼皇上圣明,剩下的满臣见皇上已经发了话,又有一半的内阁支持此事,他们想要阻止,一时之间却找不到一个好的借口,只得跟着跪了下来,以示支持皇上的决定。 肃亲王善耆跪在那里,面色惨白的感受着自己的失败,他毫无还手之力,只是他不明白,在前几天,皇上还跟载沛一副不死不休的样子,如今却忽然全盘逆转了,庆亲王的失败,他其实也乐见,那人一向都很贪,还差点把自己给拉下水了,如今……他现在忽然有些后悔,是不是自己当时不该心存私念? 光绪的这一道诏书,显然收尽了汉臣的心,许多人似乎都从这件事上,看出了皇上是有心要做到满汉一家的意思了,于是风向开始慢慢变化了,而有心的人,却看出了,这是在收拢湘军上下的心,也是在收那些曾经跟在李鸿章后的人心,最重要的,便是把李鸿章的家人,全部给弄到了京城。。。 如果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过系统信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第539章李鸿章死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