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姻缘天定_第一百四十六章 举贤酒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六章 举贤酒馆 (第2/2页)

时店小二拿来筷子,恭敬地说道:“各位请慢用!”徐长文也说道:“各位慢用!徐某就不打扰了!”他说着就与店小二退了下去。

    这一桌五个人才开始用餐甚是欢娱,用****肴酒过三巡,这时,徐长文行将过来,说道:“昔闻姑娘方才出口成章,徐某倒想看看解公子给我带来的才女才高几斗!”解晋笑道:“只知不比我低,不知比先生高否?”徐长文笑道:“比过之后便能见真章,如何?”他看向玉绣说道:“在下出谜题,由各位来猜,不知道这样可好?”“好啊!”玉绣颇有兴趣地说:“徐先生请出题吧!”

    “好!”徐长文念道:“泉眼有,悬崖无;清风有,彩云无;潮头有,狂风无。”

    徐长文话音刚落,玉绣就已经明白了,答道:“油里有,粮里无;浆子有,果子无;酒里有,菜里无。”

    紧接着阮仲开口答道:“渔民有,农民无;渡槽有,桥上无;江河有,岸边无。”

    颜路也凑了个热闹,答道:“浮萍有,荷莲无;鸿雁有,黄莺无;灌木有,乔木无。”

    郑寒松很有感情地诵道:“渺小有,伟大无;深沉有,轻佻无;漂泊有,定居无。”

    解晋最后一个说道:“山涧有,峰顶无;清溪有,岩石无;大海有,山川无。”

    众人听罢皆哈哈大笑起来,店小二也明白了,便问道:“几位客官!是不是壶里没水了?小的这就给你们添去!”玉绣笑道:“对!‘壶里无,添了有’!”店小二傻笑道:“还真的是水呀!?”他面对这些题目从来就没明白过其中的意思。

    “各位请看!那边座上的几人!”徐长文看向另一边说道。众人随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只见一个貌似官家的男子和一个貌似小妾的女子,还有一个貌似船家的艄公,竟然坐在同一桌。

    “想必是那位官爷是带着新妾坐船省亲来的。”徐长文笑道:“我再出一题,如何?”众人兴致盎然地说:“好!徐先生说以何为题?”徐长文说道:“我们就以这三人为题,就以三字同头,三字同旁来个对子戏,可好?”

    解晋说道:“好!我先来!”他看着那名官家,一身的绫罗绸缎,便摇头晃脑地念道:“三字同头官宦家,三字同旁绫绸纱。若非当朝官宦家,岂可穿上绫绸纱?”

    玉绣见那名新妾戴着芙蓉花,开口念道:“三字同头芙蓉花,三字同旁姑娘娃。若非妙龄姑娘娃,谁人敢戴芙蓉花?”

    张寒松饶有深意地看着船家,也念道:“三字同头大丈夫,三字同旁江海湖。若非当今大丈夫,何以能识江海湖?”

    这时,那三个人却正在结帐准备离开,颜路念道:“三字同头官家客,三字同旁银铜钱。若非酒馆官家客,何须付算银铜钱?”

    “各位真乃高才哪!”徐长文听后连连叫绝。众人连连谦虚地说道:“先生谬赞了!”

    (3)

    这时徐长文又说道:“说真的,在下正为一道难题而烦恼。”“哦?”在座的几个人都饶有兴趣地看着他。只见徐长文叹了口气又道:“日前有一位年轻人在我这出了一道题,我至今未曾悟出其中解法,他就一连几天都在我这儿白吃白喝,我可是亏大了!”

    众人问道:“是什么样的题能把先生给难住了?”徐长文说道:“各位稍等!”他起身往柜台走去端了一些量勺器具过来,“这就是那个年轻出的题了!这可是我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怪题呀!”他已经为这道题费了不少的心思了。

    “这道题是怎么说来着?”众人觉得奇怪。徐长文说道:“这里有两个量勺,一个是可以装五杯酒的量,另一个是三杯半的量,两个勺子只能用两次要怎样才能量出三杯的量来?”他指了指桌案上的三个酒杯。

    这时,玉绣总算明白他连客人都招呼是在为这个而头痛,看着他们也因为这道题的出现而变得沉默起来,就笑道:“你们该不会也解不出来吧?”众人齐齐刷刷地看向她,颜路问道:“子玉!你会解?”他见她信心十足的样子,就知道难不了她,“那你快说说,此题怎么个解法?”他也曾听小翠说她可是精通算术。

    玉绣淡淡地一笑,站起来,拿起那个五杯量的勺子勺了一勺酒,说道:“第一次,用五杯的量倒入三杯半的量勺中,五杯的量勺就剩下一点五杯的量。”只见她把三杯半量勺中的酒倒回酒坛中,又把五杯量勺中剩下的酒倒进三杯半的量勺中,说道:“如此一来,三杯半的勺就还差两杯的量才能装满。”她又用五杯的量勺又勺了一勺酒倒进三杯半的量勺中,说道:“现在五杯的量勺中就刚好剩下三杯酒的量了。”她说着把酒逐一的倒入酒杯中,刚好三杯酒不多也不少。

    “姑娘!我等佩服至极呀!”众人无不惊奇她竟然在片刻之间解开这道题。玉绣不以为然地说道:“这算什么?我jiejie的师父可是精通算术奇人,再难解的题都不是问道。”众人不禁问道:“不知姑娘姐妹师承何方高人?”玉绣不想回答这个问题,说道:“她的确是个高人,可惜已经升天了。”

    众人明白其意皆一笑置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