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三章 出嫁(二) (第3/3页)
谁不认得呀,别说孟家前几年光景好时,逢年过节也曾吃过,就是没吃过,穿越前吃的也多了,还会不认得区区几个蚶?只是她这菜夹了,也就开了一个不好的头,传将出去,只怕都要说新奶奶好欺负了。 其实嫂帮小姑夹个菜,本来也没甚么,只是韩淑芝的态度,一看就是挑衅的,若就这样照了她的意思办,谁知道她出去后会说甚么。若让她由此以为自己软弱可欺,以后的日可有得受的。 孟楚清从一开始,就没拿韩淑芝当自己人,此刻又逢挑衅,自然没想过要客气,当即笑吟吟地夹了一筷橙醋蚶脍,站起身来,送进她碗里,坐下后,却与韩敏芝道:“那年我们家光景还好时,也是做了这道菜,隔壁邻居来做客,想要吃,却又叫不出名字,我生怕她尴尬,连忙不等她出声,就先夹了一筷送过去。” 这是在暗讽韩淑芝没涵养,不似大家闺秀?戚mama听了暗笑,总算把攥起来的拳头又松开了。 韩敏芝却是个厚道人,又似被韩淑芝欺压惯了,不大敢出声,闻言只是浅浅笑了一下,马上又把头垂下去了。 韩淑芝哪里听不出来孟楚清是在说她,气得直想摔了筷走人,可偏偏孟楚清并没有指名道姓,她若当真走了,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她把一双筷捏了又捏,捏了又捏,还是生生把这口气给忍了下去,装出若无其事的模样来,慢慢吃碗里的那筷橙醋蚶脍,姿态无比优雅,似要向孟楚清证明,她就是真正的大家闺秀,至少在兴平县,绝对无人能出其右,如假包换一般。 到底是个孩呢,心思这般容易外露。孟楚清暗笑同时,却又有些羡慕,能这样肆无忌惮地来找茬,正说明她有个强大的后援哪,不像她自己,甚么都得靠自己,一言一行都要小心翼翼,生怕惹出祸事来,还是得自己扛。 韩淑芝见孟楚清反击是反击,但眼里却并没有敌意,不免也觉得有些奇怪,倒是暂时把锋芒收敛了去,直到这顿饭结束,都没再找孟楚清的茬。 因前面还有宾客,两人吃完饭,并未久留,很快就离去了。临走前,韩敏芝瞧瞧地握了握孟楚清的手,以示安慰,孟楚清却觉得韩敏芝更为可怜,作为韩宁一母同胞的meimei,韩淑芝找孟楚清的茬,也等于是打了她的脸,但她有着嫡出长姐的身份,却连句驳斥的话都不敢说,可见平日里,是有多受韩淑芝的欺压。 连戚mama都看出韩敏芝太过畏瑟,趁着海棠跟石榴领着小丫鬟们收拾桌,扶了孟楚清到里间,悄悄地对孟楚清道:“我看这位二娘,也太过小意儿了,竟连庶出的meimei都怕,连句话也不敢多说。” 孟楚清瞅着她,打趣她道:“mama其实是想说,他们家连父母健在,上头还有个大哥的嫡出小娘,都活得如此憋屈,我这当媳妇的,就更艰难了罢?是不是还在后悔,不敢由着我爹把我嫁过来,应该拼了老命,也要拦住他的?” 她说的,居然和戚mama所想的丝毫不差,令得戚mama瞠目结舌了半晌,才笑出声来,佯装要去撕她的嘴,笑道:“都说嫁了人,胆就变大,果然不假,五娘居然学起油腔滑调来了!” 孟楚清配合着躲来躲去,两人笑闹成一团,让不放心这边,特意上来看看的梅枝有些摸不准头脑。海棠和石榴两个站在梅枝后面,却都显得有些拘谨,同先前的殷勤模样大为不同,石榴方才吃了亏,这样也就罢了,怎么连海棠也拘束起来?孟楚清想了想,就跟梅枝使了个眼色。 梅枝会意,借着要热水,拉着海棠去了。她俩年纪相仿,说起话来倒也随意,很快就让梅枝问出了缘由来。原来韩淑芝因有蔡姨娘罩着,在韩家一向是无法无天的,谁吃了她的亏,都不敢说出来,更何况是反击了,可以说,孟楚清是敢于与她对着来的第一人。她们都担心孟楚清会被韩淑芝报复,心中忐忑,所以神色才有些不自然。 担心孟楚清被报复?还是担心自己身为这屋里的丫鬟,会被牵连?梅枝瞅了她一眼,突然问道:“海棠jiejie是一直在大少爷跟前当差?” 海棠脸色微微泛红,摇了摇头,道:“大少爷一直在外头做生意,今年回来时,屋里一个丫鬟也无,太太怕婆们伺候不周,所以特意把我拨了过来。” 原来是聂氏赏的,赏的就赏的,甚么出奇,有必要脸红么?梅枝好奇地朝她看了几眼,又问:“太太只拨了你过来?那石榴jiejie是从哪里来的?” 海棠的脸上,马上露出一丝不屑,道:“她是老爷赏给大少爷的。” 韩半城赏的丫鬟,她敢如此怠慢?梅枝不信,默默在心里把韩家的人口过了一遍,道:“是蔡姨娘送的罢?” 海棠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反问道:“你怎么知道?” 还真是蔡姨娘送的呀?其实这再好猜不过了,韩家通共就那么几口人,不是蔡姨娘还能有谁,总不至于是兄弟或meimei们送的罢。不过,聂氏送一个,蔡姨娘就送一个,还真有些对着干的意思,而这蔡姨娘,还真有些头脑,知道自己直接送,十有**会被韩宁拒收,所以转由韩半城来送,这样韩宁哪敢拒绝父亲的好意呢。 只怕这个蔡姨娘,不好对付呢。梅枝的目光,再次从海棠身上扫过,突然就想起了孟楚清的生母唐氏在世时,曾经对她讲过的事情,她说,在湖北时,大户人家的少爷们,但凡成亲之前,都要先在屋里放几个人,以教会他们人事的,这样的人,通常就由他屋里的丫鬟来担当,叫作……叫作甚么通房丫鬟! 韩家庄有些闲钱的人家,通常也有妾,但通房丫鬟却是有钱人的专利,是以梅枝还想了一会儿,才想起这个名词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