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六十六章 极好的 (第1/4页)
贾环在慈宁宫的活动很迅速,带了一队兵进去,先行了礼后,无视惊怒悲愤的皇太后,下令动手抓人。 抓完人后,又无视“幽怨”的老十三,带人迅速撤离。 后面自有六宫总都监夏守忠带来新一批宫女太监入驻。 让人带着这群哭哭啼啼的倒霉蛋去了地牢暂时监押后,贾环就回到御书房,复圣命准备告辞。 毫不例外,又被隆正帝训了一通。 你这么早就开干,后面忠怡亲王还怎么干活? 贾环解释也很狡猾:开始不撕破脸皮,一会儿忠怡亲王谈妥了后再抓,他不得再谈一遍…… 这等诡辩,自然又被训了一通。 贾环请求告辞也没被批准…… 偏一时间还没他什么事做,就让他干站着。 隆正帝纯粹就是看不得有人比他过的舒坦。 眼见夕阳的余晖,透过上书房的玻璃窗,挥洒进来,贾环觉得这样被困着也不是办法,就找事道:“陛下,臣有个利国利民的想法,想贡献给陛下……” “哼哼!” 隆正帝早就瞥见贾环站在那里头不头、屁股不是屁股了。 原以为会憋的他求饶,谁知,竟憋出了这么一句来。 这让批了半天沉重奏折的隆正帝,不由气的笑了出来。 隆正帝将手中沾着朱砂的御笔丢在御案上,哼了声,道:“那你就说说看,有什么利国利民的想法要献给朕……” 贾环顺杆往上爬,笑道:“陛下,臣要是说完了,您觉得还可以,是不是就可以放臣家去了?” 隆正帝的脸顿时黑了下来,喝道:“朕在这坐了一整天,忙的觉都睡不了二个时辰,让你站一会儿,委屈你了么?” 啥叫不讲道理? 你是当皇帝的,不坐这坐哪? 让你坐别的地儿你还不愿意呢! 可我又不是皇帝,凭啥在这坐着? 不过看隆正帝那张黑脸,还有眼睛里的血丝,贾环也懒得和他一般见识,开始讲正事:“陛下,您和军机阁密议,要分拆黄沙军团,分十万人出去,驻守西域。臣觉得,只这十万人,还不够……” 隆正帝闻言一怔,道:“你的意思是,多分点出去?” 这话风不对啊…… 贾环干笑了两声,道:“臣不是这个意思……” 开玩笑,这十万都不想分呢…… 隆正帝闻言皱起眉头,道:“那你什么意思?贾环,事关国朝大政,你不可信口开河。” 贾环忙道:“陛下,臣只说军事!臣的意思是……陛下可以再起一支军队……” 隆正帝都没听贾环说完,头就摇的跟拨浪鼓似得,否定道:“这不可能,要那么些大军做什么?如今大秦的百万大军,就已经吞掉了四成以上的国孥,这还是非战时…… 再起新军,朝廷如何吃的消? 有这份银子,朕宁可给百姓多减免些税负……” 贾环道:“陛下您别急啊,先听臣说完。” 隆正帝觑眼道:“纵然你口绽莲花,朕也不会上你的当。” 贾环嘿嘿一笑,道:“陛下,臣不是让您招募战兵,而是招募生产兵!” “你是说……屯田制?” 隆正帝皱眉问道。 贾环眨了眨眼,又眨了眨眼,眼神微微迷茫…… 隆正帝抓起一本奏折就飞了过来,贾环顺手一接,然后轻轻一拍脑门,一迭声道:“想起来想起来……陛下您说的是前明的卫所吧?” 隆正帝这才哼了声,语气“惊奇”道:“你还知道前明的卫所制?” 贾环讪笑了两声,心里骂了句,然后正色道:“陛下,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隆正帝皱眉道:“前明卫所之败坏,你不知道?” 前明到了后期,全国在册兵卒最高时有两百万,哪怕明亡时,依旧应该有百万大军。 可实际上,到了明朝中叶,卫所基本上就已经全成废物了。 别说普通兵卒,就是所谓的小旗、百户,都跟叫花子似得。 有点类似于后世的公社大锅饭制度,朝廷发种子,提供耕牛,你种,种多种少都那么回事,反正和种地的人无关。 如此一来,谁还他么还用心种? 贾环忙道:“陛下,臣所说的生产兵,和卫所是两回事。 卫所制只管种下去,不施肥、不除草,啥也不管,那能有什么收成? 但生产兵团却不一样…… 其实这不算什么,以军法监管之,再施以丰厚的奖励,绝不会有差! 最难的,其实还是兵源…… 若是换个时候,臣也不敢保证能成,但现在,却有八分把握。” 隆正帝老成谋国,哪里会猜不到贾环的花花肠子,道:“你是说,灾民?” 贾环嘿嘿一笑,道:“没错!陛下,每每天灾一起,百姓必然流离失所。 这个时候,那群乡下士绅大户们,必然会趁机大肆兼并土地。 灾民也就成了无地的流民,继而又成了佃户甚至卖身为奴仆…… 朝廷与其白白赈济,到头来全便宜了那些土豪劣绅,不如挑选精壮,编入生产兵团,开赴西域。 西域之大,十倍于秦关,就算有百万流民都可安置的下。 可开垦的耕地之多,更是超乎想象。 咱们把灾民编入生产兵团后,前往西域开垦荒地。 统一管理,统一耕种,统一配发种子和牛马耕具…… 陛下,西域和关内可不同。 西域不仅有可开垦的耕地,更有大片的草原。 有草原,就有牛羊马匹! 而咱们大秦,有的是铁器,可打造农具。 您想想,在江南,平均几户农家才能分到一头耕牛。 可是在西域,一户人家可以分好几头! 虽然草原牛和黄牛不同,可穿上鼻儿后,一样能耕地! 有了这种劳作能力,一年之内,大秦至少可凭添至少五十万亩耕田。 三年内,至少可开垦出两百万亩! 到时候,西域,将不会是大秦的累赘和包袱。 而且,也不只是存在于地图上的大秦领域。 有秦民所在,便是真正的秦土!” 隆正帝闻言,面色隐隐有些泛红,呼吸都有些急促,细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