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灿如夏花 (第1/2页)
夜色降临,皎月升空。 大明宫,紫宸书房。 除了月初、月末的大朝会外,整个大秦帝国的政治核心,便在这座小小的上书房宫殿内。 宫灯如天上的星辰一般,密布在紫宸书房的每一处角落。 隆正帝负手立于上书房内殿窗前,细眸幽深,不知在看什么。 忠怡亲王赢祥,将案几上最后一封折子批完后,捏了捏眉心。 饶是以他的修为,处理一个帝国的政事,都觉得疲惫。 再看看窗前站立之人,他心里有些钦佩。 他这位四哥虽然也有武功,但并不高明,然而处理的政务,远比他还要多,还要重要。 可是,他却坚持下来了。 “十三弟忙完了?” 隆正帝似听到了后面的动静,问道。 赢祥站起身,笑道:“批完了,明儿送到内阁理一理就行了。开发西域,要征调不少东西。地方上也有不小的压力,得和他们打擂。” 隆正帝闻言,哼了声,道:“往西域送流民,他们一个个都急不可耐。可让多出点耕牛粮种,就知道叫苦连天。这种人,就不要给他们喘息的机会,让内阁下严令,责令他们完成!” 赢祥面色微变,想劝说什么,却又止住了,如今的隆正帝,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位了。 怕就算是钨先生复生,也未必能劝得住他…… 赢祥道:“皇上说的是,张衡臣给各方督抚下了严令后,效果好了许多。” 隆正帝闻言,面上隐现自得之色,道:“张廷玉行事果决,从不拖泥带水,干净利落,是个能成大事的。 这一年来,他替朝廷,替朕,解决了多少难事! 于国有殊勋! 若非有祖制,非战功不得封爵,朕赐他一个伯都不为过。” 语气遗憾。 赢祥笑道:“有圣眷如此,张衡臣也不需要什么爵位了。如今他位列内阁次辅,张伯行几次三番告老不准,却将大事皆托付于张衡臣,他与首辅无异。 年不过四十,就已经做到这个地位,说是权倾天下都不为过。 皇上不负于他。” 隆正帝闻言,有些侧目看向赢祥,道:“张廷玉可是哪里得罪十三弟了?” 赢祥失笑道:“哪里……张衡臣行事稳重,极有章法,怎会得罪臣弟?臣弟并非是在告他的状,给他上眼药。 在臣弟看来,像张衡臣这样的干臣,能权倾朝野,却是一件好事。 他并无野心,一心忠于皇上,忠于大秦,权力大些并无干碍。 当年,李光地的权力,又何尝比张衡臣小? 更何况,他手中还没有军权……” 隆正帝闻言,嗯了声,点点头,道:“张爱卿乃赤诚之人,值得重用。 不过……” 隆正帝的眉头忽然蹙起,面色渐渐阴沉下来,细眸中闪过一抹阴暗,沉声道:“十三弟可曾听到消息,贾家在都中,甚至在江南的生意,开始收缩了……” 赢祥点点头,道:“是听到了些风声,都中的玻璃供应虽然还没减少,但江南之地,却陡然锐减了六成,好像,还会继续降低。 除此之外,贾家其他的生意,也大都开始收缩。 原本在江南各地兴建的产业,都开始停建了。” “他想做什么?” 隆正帝面色阴沉,声音微寒道。 赢祥摇摇头,道:“想来,怕不是他怕了?” “他怕?” 隆正帝冷笑一声,高声道:“他怕个屁!这个混账,是故意在给朕难看! 他是想让别人看看,朕是怎么待他的,怎么逼他的! 是了,他还是朕的大功臣!” 最后一句话,已经颇有几分咬牙切齿的意思。 赢玄有些担忧道:“皇上,现在还不是动他的时候……” 隆正帝简直气笑了,转头看着赢祥,莫名道:“连十三弟都这样想?朕多咱和你说过,要动贾环了?” 赢祥抽了抽嘴角,笑道:“是臣弟妄自猜测的。” 隆正帝却不笑了,冷声道:“这就是这个混账恶心人之处,连十三弟都这样猜测了,更何况是其他人?” 赢祥皱眉道:“他到底想干什么?臣弟也看了黑冰台呈上来的卷宗,贾环似也没甚不轨之心,整日里在家里和他家的姊妹们混顽,醉生梦死,也不和外面联系,连牛继宗他们都没见过……” 隆正帝沉声道:“他想干什么?他就是想恶心朕! 这混帐从来都不肯吃亏,朕关了他入天牢,他反手就给朕来了这样一手。 他只想恶心朕,却让军方对朕产生了不小的意见……”声音转寒。 赢祥劝道:“皇上,如今天下平稳,西域归复,厄罗斯又有内乱。内忧外患皆无,军方……不再那样重要。皇上却不必太过在意…… 贾环收敛家中产业,想来也是因为知道了敬畏。 知道敬畏,就远比不知天高地厚,胆大妄为好得多。 有皇上护着,总能保他一世富贵。 时间久了,他纵然有些小伎俩小心思,也就散了。 说到底,不过是个孩子。” 隆正帝闻言,似笑非笑的看着赢祥,道:“那混帐东西回来,你也不好再往贾家送东西了吧?” 贾环在西域时,借着荆王府世子赢谷每回往贾府送礼的机会,都会帮赢祥捎带一份。 如今贾环归来,又闹出这般大的动静,赢谷都不敢轻易上门了,赢祥自然也没了机会。 不过,隆正帝话中深意,却是在调侃赢祥帮贾环说话。 好意是坏意,赢祥一时都拿捏不准…… 不过,没等赢祥回答,隆正帝就略过了这一层,正色道:“秦梁凯旋归来,朕要亲自郊迎,立天坛祭天,此事极为重要,容不得半点疏漏。此事过后,朝廷将会彻底平稳。到那时,不管谁还想在暗处做小动作,都无济于事。 十三弟,这件事,你和张廷玉一起准备。” 赢祥躬身应下后,又道:“虽不是泰山封禅,但皇上之伟业丰功,却不下于秦皇汉武。 天坛拟建于神京城西三里外,到时,诸宗室王公,武勋亲贵,文武大臣,并太学学生,都将到列。 除此之外,张衡臣还请来了曲阜孔家家主孔继宗,亚圣孟家家主孟言,以及桐城四老……” “哦?!” 隆正帝听到宗室王公、武勋亲贵时没什么反应,听到孔圣孟圣后人时,面色微微一变,待听到桐城四老时,面色就彻底变了,竟变得颇为惊喜,道:“张爱卿连桐城四老都邀请出山了?” 赢祥笑道:“当今天下,士林以桐城四老为当代文宗。桐城派,亦是士林中屈指可数的大派。张衡臣便是桐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