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交底,底牌 (第2/2页)
组装就是。 如此一来,还能提高效率。 我记得,我出征西域前,你就对我说过,你已经做出了水力车床。 有那东西,刚管的制作,总要简单的多。” 说着,贾环一手抱着白荷,一手拿起桌面上放着的那支……步枪。 即使在前世,他也不过在军训的时候,才有机会接触过枪支,二十多年来加起来,也不过打过十发子弹。 他也不是军事迷,或者枪械发烧友。 仅有的一些枪械知识,还是看小说了解到的。 比如什么火绳枪、前装枪、后装枪、隧发枪、子药定量再到铜包弹…… 他也只是尽可能的将这些甚至未必记忆准确的知识告诉了白荷,并配上几张徒有虚表的图纸。 但他没有想到,就只凭这些,白荷竟真的成功了。 想来也有趣,其他穿越者,无不是自己凭借超神的能力,无所不能的攀登科技树。 只有他,全靠吃软饭,才有了今日的黑科技成果。 “嘿嘿嘿……” 贾环看着手里的步枪,欢喜的一阵傻笑。 白荷见了,心里却如同吃了蜜一样。 她看得出,贾环对她成果的惊喜。 “爷,后面有靶场,您去试试?” 白荷“怂恿”道。 贾环闻言回过神,道:“不怕别人听了去?” 白荷抿嘴笑道:“我让八哥在附近安排了一处铁铺,整日里打铁烧炉,声音大的很。可以遮蔽去!” 贾环高兴道:“那咱们去试试!” 说罢,依旧不放开白荷,一手抱着她,一手拿了枪往外走去。 白荷惊慌道:“爷,快放我下来,我自己能走!” 贾环不放,道:“今儿到哪我都抱着你!” …… 事实上,贾环那句要抱白荷一整天的话,只是句情话。 而情话最本质的特点,就是不能当真。 当然,这不能怨贾环,因为不是他不愿意一直抱着白荷,只是当他将韩大、韩让并乌远三人都叫进内庄后,白荷死活都不肯再让贾环抱下去了。 不过,白荷并没有因为贾环的失言而生气。
因为当贾环对韩家兄弟并乌远三人说明,白荷模样变化的原因后,原本就惊诧万分的三人,无不肃然起敬。 连乌远这等身份超然的长辈,都对白荷施以大礼。 这让白荷羞红了脸,有些手足无措的连连谦让。 但心中,却感动非常。 毫无疑问,从今日起,即使她只是一个妾室,却已得到了贾家最重量的外臣集团的认可和承认。 这对白荷本人来说,或许没有太过重要。 但对她未来的子嗣而言,这是千金难换的优势……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远叔,大哥二哥,叫你们进来,是想让你们看看,荷儿数年之功,为我贾家发明的最大的底牌之一,火器! 而这个发明,能自此改变天下战争的形势。 此物,堪称天下第一利器,远胜弓弩!” 贾环举着手中的步枪,对乌远及韩大、韩让三人说道。 因为韩三目前暂代韩大掌管五城兵马司,所以不在此地。 乌远和韩大、韩让三人听闻贾环此言后,都面色凝重的看着他手上之物。 改变天下战争形势,远胜弓弩? 何等的豪言! 只是,三人却看不出这支奇怪的武器,到底有什么玄机…… 看起来,也并不锋利啊。 贾环没有多言,任谁只凭眼睛看,都看不出一支火器的威力。 贾环从白荷手中接过纸壳子药,拉开枪栓后放入枪膛内压紧,扣动扳机。 “砰!!” 骤然一声巨响,明显让聚精会神看贾环动作的乌远三人都唬了一跳。 不过随即,三人就被四百步外的靶子……附近,三米开外的一块薄石板给吸引了。 虽然那块不知什么用处的石板只有一指厚,可是那也是坚硬的石板,远比盔甲结实…… 但此刻,原本一尺见方的青石板,却已经四分五裂。 乌远三人走上前,扒拉着看了看碎石板,又看了看石板后的墙壁上,一个深入的小洞…… 韩让忽然道:“若用强弓,也能做到这步。” 韩大点点头,却又摇摇头,道:“一般的弓手,虽然也能射出四百步,但想要做到这一步,至少要训练两年以上。 而且,最多能开三箭,就无力了。 硬弩在百步之内也能做到,但距离远比这个要近的多。 再者,一架弩,最多射五箭,就要损坏不能用。 环哥儿,这个……火器,能射几次?” 贾环赞许的看了白荷一眼后,笑道:“理论上,没有上限。但至少连开半个时辰,没有问题。而且,等枪管冷却后,还能继续使用。” “嘶!” 乌远三人齐齐倒吸了口冷气。 谁会不知道弓弩的好处? 可是这两样武器实在是太贵了,强弓不必说,各种制作材料都非常昂贵,而且,更昂贵的是弓手。 这种技术性极强的兵种,想要真正形成威力,至少要训练两年以上。 而和枪手同样的道理,好的弓手,都是用弓箭喂出来的。 弩就更不用说了,威力虽然巨大,且不必像弓手那样耗费大量时间去训练。 可是弩箭比弓箭更贵,也更不耐用。 射几箭就要更换弓弦和其他零件。 因为以上的种种限制,使得弓弩虽然威力巨大,却只能做战争的辅助。 因为谁也不能无限制的远距离进行攻击。 但现在大家眼前的火器,却似乎解决了这个问题。 如此一来,连续半个时辰的犀利射击,别说步兵,就是骑兵也挡不住。 “能成规模?” 纵然以韩大的沉稳,也忍不住急促了呼吸,激动问道。 贾环笑着点点头,道:“可以,只要能造出足够的火器,纵然是普通士兵,也能使用。准头不用太过在乎,面对敌军冲锋,成排的火器齐射,打成一片弹幕,根本无解。” 乌远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公子,从今日起,我亲自守在庄子上。此等利器,在万不得已时,绝不可轻易示人。”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