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凶名 (第1/2页)
神京城南,开化坊,黄府。 思圣堂。 黄家,是大秦最清贵也最有声望的百年仕族之一。 或许黄家不曾出过宰执,不曾出过勋贵,更不曾出过大将军。 但那又如何? 自前朝起,黄家便很出了几个名动天下的经义大家。 更是代代皆出进士。 就黄家族谱所记,从黄家高祖以降,黄家一门所出的进士,竟比寻常一府百年所出的进士还多。 一门八进士,祖孙五翰林。 说的就是江南名望之族,余姚黄家。 到了今朝,黄家家主黄思更是手执探花之位。 若非醉心于经义大道,无心俗务,二十年来,也不至于才做到太常寺四品司官。 但,这却并不妨碍他成为士林领袖之一。 在清流中,最敬仰的,绝非当朝宰执。 张廷玉在他们眼中都不算什么。 他们最敬重的,是学问大家,尤其是经义大家。 因为唯经义,才是大道。 黄家百年望族,名望如日中天。 往来无白丁,交流应酬,不知凡几。 自然,花费就极大。 穷文富武,只是相对而言。 实际上,无论哪样,都不是省钱的。 想要科举,想要进学,哪一样不要花银子? 先生的束脩都是小事,各种科举参考书,再加上同年之间的探讨,银子花的不见比习武少哪去。 黄家虽然也有不少田产,但靠田里刨食儿,或许可供得起一两个进士,却供不起祖孙数代进士。 更何况,黄家人不务俗务,一门钻研经义,往往坐不上高官,握不住实权,就捞不到太多油水。 想要过的体面,想维持黄家名望,就得想法子捞银子。 而钱庄,便是不二法门。 黄理对贾环说,君子钱庄是祖上传下来的祖业,并没错。 君子钱庄是从黄理爷爷的父亲那一辈传下来的,正是这个君子钱庄,才供养了黄家一门,出了八位进士,其中还有五位成了翰林。 更让黄家,成为了士林清流中,最有名的望族之一。 可以说,君子钱庄,对黄家而言,可谓之根本都不为过。 也正是如此,黄理和黄睿父子俩在得知朝廷要清扫都中钱庄后,才不得不委曲求全,登门拜访贾家。 面对贾环的讥讽,也是一忍再忍,只求能保住君子钱庄,保住黄家的根本命脉。 然而,得到的下场却那般残忍。 不仅不被人当作亲戚,还被贾环命亲兵当场打出,斯文扫地! 父子俩回到黄家后,第一件事,黄理就命人将黄家祠堂内贾家女的灵牌拿出。 以示,自此贾家女不再为黄家妇。 还打算,待钱庄事毕后,派人送出贾家。 以雪今日之耻! 既然贾家不拿黄家当亲戚,黄家也不必再供奉贾家女。 第二件事,便是广邀都中钱庄东家,共商对策。 寻日里,都是他们欺负别人。 如今,被人欺负到头上了,怎能忍? 断人财路,更胜杀人父母! 贾家是了不得,可他们也不是好惹的。 黄理身为经义大家,这种事本不好出面。 可涉及黄家根本,且钱庄东家涉及的人太广,路子太杂,黄睿一人怕称不起场面来。 因此,他便亲自出面。 效果极好,不管是巨贾之家,或是士绅之家,亦或是亲贵豪门。 在得到黄家邀请后,基本上都是家主亲至。 当然,黄家邀请的,都是在都中数得上的钱庄东家。 像当初醉金刚倪二那种,仗着蛮力在市井中放印子钱的皮包钱庄,自然不配入黄家大门的。 因此,算起来,能来的人,大约有五六十个。 黄家正堂极大,挤入近六十人,也不显得过于拥挤。 只是将堂内仆婢打发出泰半。 待众人皆落座后,黄理啜饮了口香茗,声音缓慢道:“诸位想必都不难知,黄某今日急忙请诸位来此的缘由。” “望斋公,可是为了银行和钱庄之事?” 堂下一头戴璞巾身着员外服的老者轻捻白须,问道。 望斋是黄理的名号,因此称之望斋公。 黄理点点头,道:“正是如此。此事,我已从贾家得到了信儿,千真万确。” 此言一出,堂上一阵嘈杂纷乱。 方才开口的老者又道:“望斋公,说起来,您与贾家还有一段老亲。 您从贾家得来的信儿,定然不会有假。 只是…… 宁侯想办银行,随他去办就是。 为何要关停兼并我等钱庄? 我等皆清清白白做人,经营钱庄也不曾触犯谁的利益。 何苦要与我等为难? 还请望斋公多在宁侯面前言之我等心声,望斋公乃德高望重之人,又为宁侯姑丈。 想来您之言,他必是听的。” “正是,正是……” “海老此言极是……” 堂上众人纷纷附和。 这老者名唤海闻,说来亦是名教中人,只是当初家道中落,不得不弃科考掌家业。 后来家业兴旺,为人又极乐善好施。 但凡有读书人囊中羞涩,无力科举,求上门总能得到接济。 因此虽只一秀才功名,但在士林中还是颇有声望。 虽不比黄理望斋公之名,但也极受人尊敬,被人尊之为海老。 家族中,也经营着一家钱庄,每年的收益,占家族收益至少八成…… 听了海老之言,黄理眯了眯眼,淡淡道:“姑丈之言,还是莫提为是。自贾环此子于祭天之日谋害了顾公,黄某便立誓,与贾家割袍断义,划清界限。 若非为了大家的清白家底和这世间公道,黄某也不会再登贾家之门,讨个明白清楚。” 海老等人无不肃然起敬,纷纷称赞黄理高义。 随后,就是忧虑:“莫非,贾环一定要关停或是兼并了我等钱庄?连望斋公您家里的君子钱庄也不放过?” 黄理摇头道:“并不是每家都能被贾家子出银子兼并,就我所知,他是想将所有的钱庄全部抄家! 若非如此大逆不道,又危急万分,我也不会这般急着召大家来商讨对策。 贾环倒是念及黄某为其姑丈的份上,愿多给黄某些银子,或是银行股份,以做弥补和安抚。 但黄某清白做人,一生钻研孔孟大道,又岂能与其苟且? 黄家,誓与诸君同进退!” 在场诸人,闻言无不大为动容感动,纷纷起身,以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