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卷 血溅金銮殿 第一章 糖葫芦公主 (第1/2页)
第五卷血溅金銮殿第一章糖葫芦公主 素手纤纤,偏搅‘乱’漫天风云—— 大秦都城恒京南城区,有一街二巷之说。,。一街者,朱雀大街;二巷则是紫衣巷、朱檐巷。 朱雀大街东西走向,往东过安国‘门’、定国‘门’,拐到青龙大街,再过金鳞‘玉’桥,就是皇宫的正‘门’升龙‘门’。往西过了忠义‘门’便是玄武大街,而玄武大街的一边街口正对着皇宫的北‘门’虎‘门’。 这朱雀大街根本就是绕着皇宫转了一圈。现在居住于此的尊贵人物首推镇国清平孝长公主,先帝的三个儿子定宜密三王原先也住在这儿。后来,定王回了封地;宜王嫌王府演武场太小,常年住在京郊自家庄子里;唯有密王府还镇日热闹着。 此外,当今陛下的儿子们彦靖端三亲王也在朱雀大街开了府。极宽极长的一条大街统共只住了这么几户人家,虽然还有几座宅子空着,不过已经听说彦亲王有意扩建府第,原因是王府里住着秦山派几位长老,地方小了。 对了,有确切消息,此次南荒之行前,清平公主已经上奏皇帝,要在自己的宅第旁边给宁安公主建府,以后宁安公主成了亲这宅第便可直接充作驸马府。于是人们都说,皇室又一位公主要嫁人了。只是不免慨叹,同是先皇的公主,待遇怎么就相差这么大涅? “二巷”中的紫衣巷,其各大宅第的主人们基本上也都姓嬴,乃皇室宗亲。他们的宅第都由皇家内廷司安排,上奏皇帝,再由皇帝择定分派。平时若有修缮之事,都可以上报内廷司,由内帑掏腰包。 这儿的皇亲,与朱雀大街差不多,大部份也是历任皇帝的儿子或者皇帝儿子们继承了爵位的嫡长子。譬如公子岭的兄长圳郡王,又如宏武先帝的儿子寓亲王以及当今陛下宣文帝的儿子翌亲王。此外,还住着一些清贵闲散国公、驸马。 不过,与朱雀大街的皇家人不同的是,紫衣巷的主人们虽然显贵,却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朝中没有显赫职位,就算任了职的,也不过是个散职或者暂时‘性’职务。他们空有个好听名头,却只有个虚衔。 紫衣巷只有朱雀大街三分之二的面积,却住了几十户人家。王府还好些,那些已有数代、爵位层层削减的皇亲宅第却多有表面看着富丽堂皇,其内里却颇窄仄的。当然,比起普通百姓乃至品级不高的官员,他们的日子还很滋润,这要看和谁去比。 朱檐巷离紫衣巷不远,拐过两条胡同就到了。此处乃公卿世家居住之地,在此开府者,祖上无不对大秦的立国有大功,在朝上也担着重职。虽然爵位不如紫衣巷高,但手中有权,说话办事乃至走在大街上腰杆也是笔直的。这儿住着的数位皇亲也都有显职在身,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苏偃。 与紫衣巷相比,朱檐巷还有一个不同之处,此地宅第有些由皇帝赐下,譬如苏偃的将军府。更多的是自己‘花’钱到内廷司去买,这儿是皇家的产业,但不禁止臣子买来居住。只是假使要发卖,却只能卖回给皇家。 近些年来,朱檐巷有两位功勋重臣并非‘蒙’了祖荫,乃是凭籍着自己的本事能在这儿拥有一处立足之地。这二位,一位乃毅贞国公,另一位则是英武侯。 这二位有很多共同之处。二人都是九品强者,毅贞国公九品上,英武侯九品中;二人都在皇宫元英殿任职,前者是元英殿大监,后者则为总管。虽然官职名儿不同,其行使的职责却一般无二;在开府之前,这二位都是无家之人。开了府,便有了一个家。 不过,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这二位的府第建在同一块地皮之上。毅贞国公府在一场大火之中化为灰烬,过了两年多,也不见国公府的人前来内廷司报损。按照内廷司的规定,皇帝赐下的府第,如果着了灾,三年不报便视作无主之物,重归皇家所有。 别看如今在国公府的地皮上竖起老大老阔气的宅院,其实吧,这地皮依律还属于国公府所有。但一来,明年四月就满了这三年之期,如今已快年边,数一数这日子就过去了;二来么,谁不知道毅贞国公府的主人,那位睿敏县主死在了北燕?国公府本就无人继承,三年等不等都无所谓。内廷司犯得着去得罪彦亲王和丁总管么? 并且,皇帝虽然未曾明文下旨,却是开了御口让丁总管尽管建府就是。故而,在恒京皇亲们和官员们眼里,这块地皮虽然还姓赵,其实已姓了丁,它和这座大宅都归即将粉墨登场的灵顺敬公主驸马爷丁秋原所有。 坊间普通民众说起这位驸马爷,有意无意都会把“爷”字咬得重重的,脸上是鄙夷不屑唾弃等诸多情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