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二章 月亮的节日(一) (第2/2页)
她得意地一抬下巴,笑吟吟地回击。 “皇姐说得极是,看看我家这几个,明明比子川媳妇大不上两三岁,看着能差上四五岁!整天为儿女cao心,能不受累吗?虽说有乳娘丫鬟仆妇照看,总归放心不下,皇姐也是过来人,自是知晓。” 兆和春风满面,知道长公主的软肋在哪里: “……就说我家三媳妇,没出阁前也小有才名,自打有了明哥儿,哪还顾得上伤春悲秋?前些日子想到中秋宫宴献曲,还紧张!担心有阵子不弹,生疏了。心思都放孩子身上了!” 长公主面上不显,心底咬牙切齿,恨不得啐兆和一脸! 子嗣方面,她一直比不得兆和,自己儿子生得少,只得任昆一个,孙子弟女的就更不用说了,兆和的大孙子都进学了,她的,还连个影儿也没有呢! 偏偏这些都是事实。哪怕明眼的都知道兆和含沙带影话里有话,太后也得笑眯眯地听着—— 这是姊妹间的深情厚谊,家长里短的小事,就是她们姐妹吵上几句,做太后的也不好太偏袒谁,至少人前不能太明显…… “娘娘,您看这筳席也开有一会儿了,小姑娘们可都攒足了劲儿想请您指点一二呢,只是脸皮儿薄都不好意思抢先,不若让明哥儿娘抛砖引玉先献献丑?” 兆和笑得一团和气。话也实在。 各家的小姐们的确都准备在宫宴上展露风采。又互相别着劲儿。有资格的都想抢头一个下场,但太后这一两年愈发地高深莫测,万一太后情绪不在状态,出头鸟反不美。 兆和公主这话。引得诸多赞同。 明哥儿娘! 明哥儿娘! 就怕别人不知道你家有孙子! 长公主银牙咬碎,不行! 得拉上锦言再与昆哥儿说道说道的,把这期限往前提提,再也受不得这口闷气了! …… 惯例而已,谁先谁后的,对太后而言都是浮云,她看得上眼的,怎么着都能抬举了,看不上眼的。任你再折腾也是跳梁的小丑。 太后首肯,吩咐去男席那边禀告,征询皇帝的意见。 宫宴男女分席,彼此相隔不远,象这种席上献艺的事儿。是要大家共同欣赏的。 宫人回来,陛下金口一切但凭请太后做主就是。 这点子小事,素来至孝的皇上怎么可能驳回自己老娘的吩咐? 做皇帝的老娘与做皇帝的老婆,一字不同,天差地别。 分隔线 于是进入表演环节。 锦言知道兆和公主口中的小三媳妇明哥儿娘,是东昌伯杨家的四小姐,与之前在安亲王府赏花会上和自己交恶的杨九是姐妹。 杨四才貌并重,是京城明珠之一,未出阁时风头极盛,兆和没少用她来挤兑长公主。 是个美人,身姿如柳,不象生了孩子的妇人,眉间隐含一两分忧郁。 恩!很有小白花的楚楚之姿…… 琴弹得也不错,下过功夫。 力度上欠了些,中正之音,被她弹得好象减肥餐…… 锦言暗自评价。 在长公主的眼中,此人是自己的主要竞争者,踩她相当于打兆和一巴掌。 因此,惯来漫不经心的锦言也带上一分认真,出于常规思考,对方自然也视她如大敌,除之以快。 杨四开了头,各家的小娘子们也纷纷献艺。 古往今来,卖弄皆为利字。 这些卖力吹拉弹唱的小姑娘们求得无非是个好姻缘,有野心的奢侈女们盼着能被皇上青眼相看,收入宫中。 一举得男,将来也能入主慈安慈宁宫的; 经济适用型的,希望能拢住现场某个青年才俊的心—— 话说,这中秋宫宴的入场门槛可是三品! 再没理想的,也希望自己表现好,亲事上选择的余地更多。 不同于其他人边欣赏边聊天边吃菜品酒,一心几用,锦言看得专注而津津有味。 大周的娱乐实在是太少,以前在道观里清静惯了,大家都没有娱乐的需求,有句话不是说了嘛,大家都吃糠菜,槺菜就是美味。 这宫宴中的演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本朝最高的表演水平。 演员皆出身名门,自小得名师指点,投手投足间都流露着贵气。 另一个有资格代表的是青楼,所谓才女在深闺,大家出青楼,有数的。 …… 一个团团脸的小娘子在跳绳舞,弄个红绳子挥来舞去的,红影翩翩呼呼做响,场面挺热闹。 团团脸啪啪啪,跳出几个连环编花。 还是动的好看!就是时间太短! 锦言真心点赞,未及写评论。 哪知团团脸收手后,竟指名请永安侯夫人下场一试! 永安侯夫人? 说的是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